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谐波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 第8-9页 |
1.3 谐波齿轮传动齿形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1.4 谐波齿轮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1 啮合原理的研究 | 第10-11页 |
1.4.2 柔轮疲劳强度与应力的研究 | 第11页 |
1.4.3 谐波传动结构优化的研究 | 第11-12页 |
1.4.4 加工制造工艺的研究 | 第12页 |
1.4.5 传动精度的研究 | 第12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共轭齿廓的理论设计与分析 | 第14-30页 |
2.1 新齿形谐波传动基准齿形的设计 | 第14-16页 |
2.2 共轭齿廓的理论推导 | 第16-20页 |
2.2.1 齿廓法线法求解柔轮齿形 | 第17-18页 |
2.2.2 包络法求解刚轮齿形 | 第18-19页 |
2.2.3 刚轮插齿刀齿廓曲线的求解 | 第19-20页 |
2.3 柔轮齿形和刚轮齿形数值解的拟合 | 第20-22页 |
2.3.1 拟合曲线形式的确定 | 第21页 |
2.3.2 最小二乘法的应用 | 第21-22页 |
2.4 啮合特性分析 | 第22-29页 |
2.4.1 同时啮合齿对数 | 第22-24页 |
2.4.2 啮合侧隙 | 第24-28页 |
2.4.3 最大啮入深度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基于Matlab_GUI的新齿形谐波传动参数化设计与分析 | 第30-46页 |
3.1 Matlab_GUI的总体框架 | 第30-31页 |
3.2 软件主要功能模块 | 第31-36页 |
3.2.1 基本参数输入模块 | 第31-32页 |
3.2.2 共轭齿廓求解模块 | 第32-35页 |
3.2.3 局部啮合仿真模块 | 第35-36页 |
3.2.4 啮合特性分析模块 | 第36页 |
3.3 应用实例分析 | 第36-42页 |
3.3.1 共轭齿廓求解结果 | 第37-40页 |
3.3.2 局部啮合仿真结果 | 第40-41页 |
3.3.3 啮合特性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3.4 啮合参数对啮合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42-45页 |
3.4.1 径向变形系数对啮合特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3.4.2 变位系数对啮合特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变形函数的分析 | 第46-56页 |
4.1 变形函数的理论推导 | 第46-48页 |
4.2 有限元法求取变形函数 | 第48-53页 |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4.2.2 定义约束条件 | 第50页 |
4.2.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2.4 拟合变形函数 | 第51-53页 |
4.2.5 刚轮齿廓的求解结果比较 | 第53页 |
4.3 刚轮的空间齿廓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新齿形谐波传动轮齿加工刀具的设计 | 第56-67页 |
5.1 柔轮滚齿刀的设计 | 第56-58页 |
5.1.1 圆弧滚刀滚切的基本原理 | 第56-57页 |
5.1.2 滚齿刀的结构设计 | 第57-58页 |
5.2 刚轮插齿刀的设计 | 第58-62页 |
5.2.1 插齿刀的结构设计 | 第58-60页 |
5.2.2 插齿刀参数验算 | 第60-62页 |
5.3 刀具通用性的研究 | 第62-66页 |
5.3.1 刀具通用性的难点分析 | 第62-63页 |
5.3.2 通用刀具的可行性验证 | 第63-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新齿形与渐开线齿形谐波传动的特性比较分析 | 第67-77页 |
6.1 啮合性能的比较 | 第67-68页 |
6.2 力学性能的比较 | 第68-70页 |
6.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8-69页 |
6.2.2 定义约束条件 | 第69页 |
6.2.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6.3 实验比较 | 第70-76页 |
6.3.1 实验台的搭建 | 第71-73页 |
6.3.2 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73-7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7 总结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