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重机枪连发射击稳定性与动力学建模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内外重机枪的发展 | 第8-9页 |
1.2.2 武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3 武器系统射击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13页 |
2 某12.7mm重机枪系统简介 | 第13-17页 |
2.1 某12.7mm重机枪的技术特点 | 第13-14页 |
2.2 某12.7mm重机枪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概况 | 第14-1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3 火药气体压力计算 | 第17-30页 |
3.1 内弹道时期气体压力计算 | 第17-21页 |
3.1.1 内弹道计算基本假设 | 第17-18页 |
3.1.2 建立坐标系 | 第18-19页 |
3.1.3 内弹道方程组 | 第19-20页 |
3.1.4 内弹道方程组的求解 | 第20-21页 |
3.2 后效期时期气体压力计算 | 第21-24页 |
3.2.1 后效期膛内气体流动特点 | 第21-22页 |
3.2.2 后效期计算基本假设 | 第22页 |
3.2.3 后效期膛内气流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22-24页 |
3.3 导气室内气体压力计算 | 第24-26页 |
3.3.1 导气室气体压力计算的基本假设 | 第24页 |
3.3.2 导气室气体压力计算 | 第24-26页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3.4.1 内弹道及后效期的膛内压力曲线分析 | 第27-28页 |
3.4.2 导气室内气体压力曲线分析 | 第28页 |
3.4.3 弹丸速度曲线分析 | 第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4 机枪连发射击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 第30-42页 |
4.1 虚拟样机技术 | 第30页 |
4.2 ADAMS软件介绍 | 第30-31页 |
4.3 机枪的虚拟样机建模 | 第31-34页 |
4.3.1 建立实体模型 | 第31-32页 |
4.3.2 添加约束 | 第32页 |
4.3.3 添加载荷 | 第32页 |
4.3.4 建立柔性体 | 第32-34页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4-41页 |
4.4.1 仿真设置 | 第34-35页 |
4.4.2 机枪运动特性分析 | 第35-39页 |
4.4.3 机枪动态响应分析 | 第39-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机枪连发射击稳定性研究 | 第42-70页 |
5.1 射击稳定性概念 | 第42-44页 |
5.1.1 枪口跳动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5.1.2 机枪受力模型分析 | 第43-44页 |
5.2 提高射击稳定性的方法 | 第44-45页 |
5.3 稳定控制装置设计 | 第45-51页 |
5.3.1 安装稳定装置后的火药气体压力计算 | 第46-48页 |
5.3.2 稳定力随稳定装置位置变化的规律 | 第48-50页 |
5.3.3 稳定力随稳定装置参数变化的规律 | 第50-51页 |
5.4 含支架前后枪管组件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51-57页 |
5.4.1 枪管组件模态分析 | 第51-52页 |
5.4.2 模态分析理论 | 第52-53页 |
5.4.3 模态分析过程 | 第53页 |
5.4.4 模态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5.5 结构改进后机枪射击稳定性分析 | 第57-68页 |
5.5.1 结构改进后火药气体压力和弹丸速度分析 | 第57-59页 |
5.5.2 结构改进后仿真结果分析 | 第59-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