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第16-24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6页 |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概述 | 第16-22页 |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主体 | 第17-21页 |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运行 | 第21-22页 |
·公共政策主体行为偏差概述 | 第22-24页 |
·公共政策主体行为偏差的概念 | 第22页 |
·公共政策主体行为偏差的表现 | 第22-24页 |
3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行过程中主体行为偏差因素分析 | 第24-40页 |
·政策制定主体行为偏差因素 | 第24-28页 |
·中央政府 | 第25-27页 |
·地方政府 | 第27-28页 |
·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偏差因素 | 第28-31页 |
·地方政府 | 第29页 |
·商业银行 | 第29-30页 |
·监管部门 | 第30-31页 |
·政策接受主体行为偏差因素 | 第31-33页 |
·房地产开发商 | 第31-32页 |
·购房者 | 第32-33页 |
·政策评估主体行为偏差因素 | 第33-34页 |
·专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学者 | 第33-34页 |
·房地产管理和统计部门 | 第34页 |
·新闻媒体 | 第34页 |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行过程中主体行为偏差因素生成机理 | 第34-40页 |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主体行为偏差因素生成机理 | 第34-37页 |
·基于信息不完备理论的主体行为偏差因素生成机理 | 第37-40页 |
4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行过程中主体行为偏差综合评价 | 第40-62页 |
·主体行为偏差综合评价的意义和方法选择 | 第40-43页 |
·综合评价的意义 | 第40-41页 |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的介绍 | 第41-42页 |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2-43页 |
·主体行为偏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3-51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43-44页 |
·初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4-47页 |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47-51页 |
·主体行为偏差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1-53页 |
·主体行为偏差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3页 |
·一级模糊评价模型 | 第53页 |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53页 |
·实例分析 | 第53-62页 |
·我国近期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概况 | 第53-54页 |
·主体行为偏差综合评价 | 第54-60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5 防范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行过程中主体行为偏差的措施 | 第62-66页 |
·提高政策制定水平 | 第62-63页 |
·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决策方式 | 第62页 |
·建立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 | 第62-63页 |
·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和统一性 | 第63页 |
·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 | 第63-64页 |
·建立科学的地方官员绩效评价体系 | 第63-64页 |
·提高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 | 第64页 |
·加强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 第64页 |
·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 | 第64-65页 |
·完善政策评估体系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9页 |
附录A 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 第72-74页 |
附录B 专家判断咨询问卷 | 第74-78页 |
附录C 专家评分问卷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