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页 |
1.4.1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3页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页 |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 | 第13-14页 |
1.6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 第14-15页 |
第2章 "当代达芬奇":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第15-29页 |
2.1 埃利亚松的生平简述 | 第15-17页 |
2.2 埃利亚松的代表作品及其形式分析 | 第17-27页 |
2.2.1 运用"无形之物"制造幻觉 | 第19-22页 |
2.2.2 用艺术改变世界 | 第22-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埃利亚松与装置艺术以及公共艺术 | 第29-44页 |
3.1 装置艺术 | 第29-37页 |
3.1.1 装置艺术的概念和历史渊源 | 第29-30页 |
3.1.2 埃利亚松装置艺术的特征 | 第30-37页 |
3.2 公共艺术 | 第37-43页 |
3.2.1 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历史渊源 | 第37-38页 |
3.2.2 埃利亚松公共艺术的特征 | 第38-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埃利亚松的艺术思维分析 | 第44-66页 |
4.1 埃利亚松与知觉现象学的关系 | 第44-56页 |
4.1.1 突破规则,回到现象本身 | 第44-49页 |
4.1.2 对色彩的感知 | 第49-54页 |
4.1.3 对空间的感知 | 第54-55页 |
4.1.4 寻找新的感知系统 | 第55-56页 |
4.2 埃利亚松的生态意识 | 第56-64页 |
4.2.1 重识自然之美 | 第56-59页 |
4.2.2 关注"物"、社会、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 第59-62页 |
4.2.3 关注生态与气候 | 第62-64页 |
4.3 艺术的介入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