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第9-10页 |
1.2 钢管混凝土发展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1 钢管混凝土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2 钢管混凝土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地震对工程的危害 | 第12-13页 |
1.4 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及构件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1 圆钢管混凝土构件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2 圆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4-15页 |
1.5.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1.5.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16-42页 |
2.1 确立钢管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第16-26页 |
2.1.1 钢材的选用 | 第16页 |
2.1.2 静力荷载作用下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 第16-21页 |
2.1.3 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模型 | 第21-23页 |
2.1.4 轴心受压构件荷载-变形关系 | 第23-26页 |
2.2 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 | 第26-40页 |
2.2.1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 | 第27-28页 |
2.2.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28-30页 |
2.2.3 底部剪力法 | 第30-32页 |
2.2.4 时程分析法 | 第32-36页 |
2.2.5 能力谱法 | 第36-4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圆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分析 | 第42-55页 |
3.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42-44页 |
3.1.1 建模功能 | 第42-43页 |
3.1.2 分析功能 | 第43-44页 |
3.1.3 设计功能 | 第44页 |
3.2 工程实例 | 第44-48页 |
3.2.1 工程概况 | 第44-47页 |
3.2.2 模态分析 | 第47-48页 |
3.3 时程分析方法对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第48-53页 |
3.3.1 地震波的选取 | 第48-49页 |
3.3.2 计算参数 | 第49页 |
3.3.3 计算分析 | 第49-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Pushover分析结构抗震性能 | 第55-61页 |
4.1 Pushover分析方法介绍 | 第55-56页 |
4.1.1 计算参数 | 第55页 |
4.1.2 分析过程 | 第55-56页 |
4.2 计算分析 | 第56-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