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生物医用材料简介 | 第10-16页 |
1.2.1 生物惰性材料 | 第11-12页 |
1.2.1.1 氧化物陶瓷 | 第11页 |
1.2.1.2 传统医用金属材料 | 第11-12页 |
1.2.2 生物活性材料 | 第12-16页 |
1.2.2.1 生物玻璃 | 第13-14页 |
1.2.2.2 A-W玻璃陶瓷 | 第14页 |
1.2.2.3 羟基磷灰石 | 第14-15页 |
1.2.2.4 磷酸三钙 | 第15-16页 |
1.3 可降解镁及镁合金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3.1 镁及镁合金的性能特点 | 第16-17页 |
1.3.2 镁及镁合金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3.3 提高镁及镁合金耐蚀性的方法 | 第18-22页 |
1.3.3.1 高纯化与合金化 | 第18页 |
1.3.3.2 镁及镁合金与生物活性材料复合化 | 第18页 |
1.3.3.3 生物活性涂层表面改性 | 第18-22页 |
1.3.3.3.1 溶胶凝胶法 | 第19页 |
1.3.3.3.2 阴极电沉积法 | 第19-20页 |
1.3.3.3.3 仿生法 | 第20页 |
1.3.3.3.4 改性仿生法 | 第20页 |
1.3.3.3.5 水热法 | 第20-21页 |
1.3.3.3.6 液相化学法 | 第21-22页 |
1.4 微波加热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1.4.1 微波损耗机理 | 第22-23页 |
1.4.2 微波固相合成与烧结 | 第23页 |
1.4.3 微波液相合成 | 第23-24页 |
1.4.4 微波加热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 | 第24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45S5涂层包覆镁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6-47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热处理制备 45S5涂层包覆镁合金与性能研究 | 第26-38页 |
2.2.1 涂层的制备 | 第26-28页 |
2.2.2 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28-30页 |
2.2.2.1 热分析 | 第28页 |
2.2.2.2 物相分析 | 第28页 |
2.2.2.3 形貌和化学组成分析 | 第28页 |
2.2.2.4 粘附强度测试 | 第28-29页 |
2.2.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2.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2.2.3.1 热分析、物相和形貌 | 第30-32页 |
2.2.3.2 热处理对涂层包覆镁合金粘附强度的影响 | 第32-35页 |
2.2.3.3 热处理对涂层包覆镁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38页 |
2.3 轴向加压制备 45S5涂层包覆镁合金与性能研究 | 第38-46页 |
2.3.1 涂层的制备 | 第38-40页 |
2.3.1.1 轴向加压与微波混合加热技术 | 第38-39页 |
2.3.1.2 实验过程 | 第39-40页 |
2.3.2 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40页 |
2.3.2.1 体外降解与矿化表征 | 第40页 |
2.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2.3.3.1 形貌和化学组成 | 第40-41页 |
2.3.3.2 轴向加压对涂层包覆镁合金粘附强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2.3.3.3 轴向加压对涂层包覆镁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2.3.3.4 涂层包覆镁合金的降解和矿化行为 | 第44-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硅掺杂羟基磷灰石包覆镁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47-77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涂层的制备 | 第48-49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48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48-49页 |
3.2.2.1 镁合金碱处理 | 第48页 |
3.2.2.2 液相化学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 | 第48-49页 |
3.2.2.3 液相化学法制备硅掺杂羟基磷灰石涂层 | 第49页 |
3.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49-51页 |
3.3.1 物相分析 | 第49-50页 |
3.3.2 体外降解与矿化表征 | 第50页 |
3.3.3 生物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1-75页 |
3.4.1 镁合金碱处理工艺的优化 | 第51-52页 |
3.4.2 Na_2SiO_3添加量的优化 | 第52-54页 |
3.4.3 涂层溶液pH值的优化 | 第54-55页 |
3.4.4 涂层的生长动力学 | 第55-58页 |
3.4.5 硅掺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生长机理 | 第58-60页 |
3.4.6 涂层包覆镁合金的粘附强度 | 第60-62页 |
3.4.7 涂层包覆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62-64页 |
3.4.8 涂层包覆镁合金的体外降解行为 | 第64-65页 |
3.4.9 涂层包覆镁合金的体外矿化行为 | 第65-70页 |
3.4.10 加热方式对涂层包覆镁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70-72页 |
3.4.11 涂层包覆镁合金的细胞相容性 | 第72-7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氟掺杂羟基磷灰石包覆镁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77-101页 |
4.1 引言 | 第77-78页 |
4.2 涂层的制备 | 第78-79页 |
4.2.1 实验药品 | 第78页 |
4.2.2 实验过程 | 第78-79页 |
4.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79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9-99页 |
4.4.1 NaF添加量的优化 | 第79-84页 |
4.4.2 涂层的生长动力学 | 第84-86页 |
4.4.3 氟掺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生长机理 | 第86-87页 |
4.4.4 涂层包覆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87-89页 |
4.4.5 涂层包覆镁合金的体外降解行为 | 第89-90页 |
4.4.6 涂层包覆镁合金的体外矿化行为 | 第90-92页 |
4.4.7 加热方式对涂层包覆镁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92-94页 |
4.4.8 氟掺杂羟基磷灰石包覆镁合金的细胞相容性 | 第94-96页 |
4.4.9 三种生物活性涂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第96-99页 |
4.4.9.1 涂层结构与粘附强度的关系 | 第96-97页 |
4.4.9.2 涂层结构与对镁合金保护作用的关系 | 第97-98页 |
4.4.9.3 涂层结构与细胞相容性的关系 | 第98-9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6页 |
发明专利、发表文章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6-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