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萤火虫算法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阵列天线综合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组织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群智能优化算法及其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2.1 优化理论 | 第13-15页 |
2.1.1 优化问题 | 第13-14页 |
2.1.2 优化算法 | 第14-15页 |
2.2 常见的群智能优化算法 | 第15-18页 |
2.2.1 粒子群算法 | 第15-17页 |
2.2.2 人工蜂群算法 | 第17-18页 |
2.3 无免费午餐定理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标准萤火虫优化算法研究 | 第20-32页 |
3.1 标准萤火虫算法 | 第20-23页 |
3.1.1 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3.1.2 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3.1.3 算法步骤 | 第22-23页 |
3.2 算法性能测试 | 第23-30页 |
3.2.1 实验参数设置 | 第23-24页 |
3.2.2 测试函数 | 第24-27页 |
3.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3.3 标准萤火虫算法的优缺点 | 第30-31页 |
3.3.1 萤火虫算法的优点 | 第30-31页 |
3.3.2 萤火虫算法的缺点 | 第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改进的萤火虫优化算法 | 第32-42页 |
4.1 算法改进策略 | 第32-35页 |
4.1.1 佳点集原理初始化萤火虫种群 | 第32-33页 |
4.1.2 动态调整步长机制 | 第33-34页 |
4.1.3 基于维度变化的萤火虫算法 | 第34-35页 |
4.2 改进的萤火虫算法流程 | 第35-37页 |
4.3 算法测试与分析 | 第37-41页 |
4.3.1 测试函数 | 第37页 |
4.3.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改进的萤火虫算法在阵列天线综合中的应用 | 第42-52页 |
5.1 阵列天线基本理论 | 第42-45页 |
5.1.1 阵列天线介绍 | 第42页 |
5.1.2 天线阵的辐射特性 | 第42-44页 |
5.1.3 天线方向图 | 第44-45页 |
5.2 方向图综合的解析方法 | 第45-47页 |
5.2.1 切比雪夫综合法 | 第45-47页 |
5.2.2 泰勒综合法 | 第47页 |
5.3 改进的萤火虫算法在低副瓣天线方向图综合中的应用 | 第47-51页 |
5.3.1 适应度函数设计 | 第48-49页 |
5.3.2 实验测试 | 第49-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6.1 总结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