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品安全犯罪中的几个问题--以“三鹿奶粉”案为研究视角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案由及案情 | 第11-12页 |
(一) 案由 | 第11页 |
(二) 案情 | 第11-12页 |
二、案件焦点 | 第12页 |
三、案件分析 | 第12-19页 |
(一) 本案牵涉到的基本概念 | 第12-15页 |
1. 食品的概念 | 第12-14页 |
2. 有毒有害范围的界定 | 第14页 |
3. 食品卫生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 本案争议焦点的分析 | 第15-19页 |
1. 张某某的犯罪行为定性 | 第15-16页 |
2. 公司董事长田某某的犯罪行为定性 | 第16-18页 |
3. 某某公司的犯罪行为定性 | 第18-19页 |
四、结论 | 第19-20页 |
五、由本案引起的进一步法律思考 | 第20-28页 |
(一) 刑法在食品安全保护方面存有缺陷 | 第20-25页 |
1. 法律规范不明确 | 第20-21页 |
2. 刑法对食品安全保护的范围较窄 | 第21-22页 |
3. 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设置不合理 | 第22-24页 |
4. 刑法在食品安全保护方面的空白 | 第24-25页 |
(二) 刑法在食品安全保护方面应当进行完善 | 第25-28页 |
1. 区分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 第25页 |
2. 增设“拒不召回不安全食品罪” | 第25-26页 |
3. 将“货值金额”作为认定犯罪的标准 | 第26-27页 |
4.加强对婴幼儿的保护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