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白果的红外和微波干燥 | 第14-15页 |
1.2.1 红外、微波干燥的特点 | 第14页 |
1.2.2 银杏酸的脱羧降解 | 第14-15页 |
1.3 银杏酚的生物活性 | 第15-16页 |
(1)杀虫作用 | 第15页 |
(2)致过敏作用 | 第15页 |
(3)抗肿瘤作用 | 第15-16页 |
1.4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与顺铂联用在治疗肿瘤中的协同作用 | 第16-17页 |
1.5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5.1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微波、红外干燥对白果中银杏酚酸含量的影响 | 第19-27页 |
2.1 前言 | 第19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2.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2.3.1 白果浆样品的干燥 | 第19-20页 |
2.3.2 含水量测定 | 第20页 |
2.3.3 薄层干燥的动力学模型 | 第20-21页 |
2.3.4 干燥样品中银杏酸和银杏酚含量的检测 | 第21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1-25页 |
2.4.1 不同干燥方法对白果粉品质的影响 | 第21-22页 |
2.4.2 白果浆微波、红外干燥的失水特性 | 第22-23页 |
2.4.3 动力学模型 | 第23-24页 |
2.4.4 不同干燥处理对白果中银杏酚酸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2.5 讨论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银杏酚体外对HepG2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 第27-40页 |
3.1 前言 | 第27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3.2.1 细胞株 | 第27页 |
3.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7页 |
3.2.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8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3.3.1 银杏酚及其与顺铂联用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28-29页 |
3.3.2 银杏酚对HepG2、SW48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4 银杏酚对HepG2、SW48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第30页 |
3.3.5 Western blot检测与迁移、侵袭相关蛋白的变化 | 第30页 |
3.3.6 统计学分析 | 第30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0-38页 |
3.4.1 银杏酚对HepG2、SW480、HGC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30-31页 |
3.4.2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3 银杏酚对HepG2、SW480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 第32-37页 |
3.4.4 银杏酚对MMP-7、Rho A和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讨论 | 第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银杏酚对顺铂化疗H22荷瘤小鼠疗效的影响 | 第40-47页 |
4.1 前言 | 第40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4.2.1 试剂、材料 | 第40页 |
4.2.2 细胞株 | 第40页 |
4.2.3 实验动物 | 第40页 |
4.2.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40-41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4.3.1 细胞株的培养 | 第41页 |
4.3.2 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4.3.3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H22荷瘤小鼠的分组情况、给药途径 | 第41-42页 |
4.4 统计学分析 | 第42页 |
4.5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4.5.1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荷H22小鼠生存状态的影响 | 第42页 |
4.5.2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荷H22小鼠体质量、瘤重、抑瘤率影响及Q值计算 | 第42-43页 |
4.5.3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 H22 荷瘤鼠存活时间的影响 | 第43-44页 |
4.5.4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H22荷瘤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44页 |
4.5.5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H22荷瘤鼠肿瘤组织形态的影响 | 第44-45页 |
4.6 讨论 | 第45-4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银杏酚对顺铂化疗Heps肝癌小鼠血清中IFN-γ、IL-2、TNF-α水平的影响 | 第47-55页 |
5.1 前言 | 第47页 |
5.2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5.2.1 试剂、材料 | 第47页 |
5.2.2 细胞株 | 第47页 |
5.2.3 实验动物 | 第47页 |
5.2.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47-48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5.3.1 细胞株的培养 | 第48页 |
5.3.2 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第48页 |
5.3.3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Heps荷瘤小鼠的分组情况、给药途径 | 第48-49页 |
5.4 统计学分析 | 第49页 |
5.5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5.5.1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Heps荷瘤鼠体质量、瘤重、抑瘤率影响及Q值计算 | 第49-50页 |
5.5.2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Heps荷瘤鼠生存个数的影响 | 第50页 |
5.5.3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Heps荷瘤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50-51页 |
5.5.4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荷Heps小鼠肿瘤生长大小的影响 | 第51-52页 |
5.5.5 银杏酚与顺铂联用对荷Heps小鼠血清中IFN-γ、IL-2、TNF-α的作用 | 第52-53页 |
5.6 讨论 | 第53-5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55-5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