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1-13页 |
一、我国环境法治建设实践与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1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历史沿革与内容 | 第14-15页 |
1.2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现状 | 第15-17页 |
1.2.1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调查情况 | 第15页 |
1.2.2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科学探究 | 第15-16页 |
1.2.3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 第16页 |
1.2.4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技术力量 | 第16-17页 |
1.3 以公众健康为本的环境法治建设的意义 | 第17-19页 |
1.3.1 促进公众健康是环境法治建设的最终目的 | 第17页 |
1.3.2 健全环境法治是保障公众健康的必要要件 | 第17-19页 |
二、我国环境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2.1 环境法治建设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 | 第19-20页 |
2.1.1 地方政府企业环境与健康思想认识不到 | 第19页 |
2.1.2 环境与健康相关基础工作不扎实 | 第19页 |
2.1.3 环境与健康相关资源利用不充分 | 第19页 |
2.1.4 环境与健康相关硬件、软件建设不同步 | 第19-20页 |
2.1.5 环境与健康相关资金投入不充足 | 第20页 |
2.2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2.2.1 维护公众建立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 第20页 |
2.2.2 环境标准、地方法规制定过程中保障公众健康规定不完备 | 第20-21页 |
2.3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4页 |
2.3.1 环境与健康执法主体存在问题 | 第21-22页 |
2.3.2 现行环保法治制度在保障公众健康执法中存在缺陷 | 第22-23页 |
2.3.3 环境与健康执法缺乏透明性 | 第23-24页 |
三、完善我国以公众健康为本的环境法治建设工作构想 | 第24-40页 |
3.1 完善以环境法为基础的公众健康立法 | 第24-26页 |
3.1.1 开展重点地区环境污染与健康调研 | 第24页 |
3.1.2 完善促进公众健康的法律法规及地方制度 | 第24-25页 |
3.1.3 完善保护公众健康的环境标准体系 | 第25-26页 |
3.2 加强以促进公众健康为目的的环境执法 | 第26-29页 |
3.2.1 完善以保障公众健康权益为基础的环境执法制度 | 第26-27页 |
3.2.2 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管理队伍明确执法主体 | 第27-28页 |
3.2.3 建立环境与健康协作机制 | 第28-29页 |
3.2.4 推进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 | 第29页 |
3.3 加强以促进公众健康为目的的环境行政监督 | 第29-31页 |
3.3.1 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基础加大环境行政监督力度 | 第29-30页 |
3.3.2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保障环境与健康信息共享 | 第30-31页 |
3.4 构建保障公众健康的环境损害赔偿和救治机制 | 第31-36页 |
3.4.1 完善环境与健康损害赔偿管理机制 | 第32页 |
3.4.2 完善环境与健康损害赔偿程序 | 第32-33页 |
3.4.3 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救济的相关立法 | 第33-34页 |
3.4.4 建立环境与健康责任保险制 | 第34-35页 |
3.4.5 建立环境与健康保障基金制度 | 第35-36页 |
3.5 加强国外公众健康与环境法治经验交流与合作 | 第36-40页 |
3.5.1 不断深化环境法治建设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 | 第37-38页 |
3.5.2 处理好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保障公众健康 | 第38页 |
3.5.3 积极建立完备的环境与健康领域法律体系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3-44页 |
综述 | 第44-5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