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试验与检验论文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宽频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图目录第15-20页
表目录第20-21页
主要符号表第21-22页
1 绪论第22-4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2-27页
        1.1.1 研究背景第22-23页
        1.1.2 结构健康监测第23-24页
        1.1.3 压电智能材料、压电效应和压电方程第24-27页
    1.2 压电智能传感器及其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第27-31页
        1.2.1 粘贴式压电陶瓷传感器、驱动器与主体结构的耦合行为第27-29页
        1.2.2 嵌入式压电陶瓷传感器、驱动器以及力学模型的研究第29-30页
        1.2.3 数值分析方法在压电陶瓷与主体结构耦合行为分析中的应用第30-31页
    1.3 压电陶瓷类传感器的被动监测应用第31-36页
        1.3.1 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动态应力应变测量及其应用第31-32页
        1.3.2 基于压电传感器的振动测试和损伤识别方法第32-33页
        1.3.3 基于压电传感器的声发射损伤识别方法第33-36页
    1.4 应用压电陶瓷传感器的主动监测技术第36-42页
        1.4.1 机械阻抗法第36-37页
        1.4.2 波的传播分析方法第37-42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42-45页
        1.5.1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43-45页
2 粘贴式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动态力学模型第45-69页
    2.1 引言第45页
    2.2 粘贴式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动态力学模型第45-52页
    2.3 参数分析第52-59页
        2.3.1 驱动频率的影响第53-56页
        2.3.2 压电陶瓷片厚度的影响第56-57页
        2.3.3 粘结层剪切模量的影响第57-58页
        2.3.4 粘结剂厚度的影响第58-59页
        2.3.5 被测结构的影响第59页
    2.4 数值模拟第59-61页
    2.5 试验验证第61-68页
        2.5.1 试验概况第61-62页
        2.5.2 低频响应范围内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第62-63页
        2.5.3 高频响应范围内PZT厚度的影响第63-64页
        2.5.4 高频响应范围内粘结层材料的影响第64-66页
        2.5.5 高频响应范围内粘结层厚度的影响第66-68页
    2.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3 嵌入式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动态力学模型第69-88页
    3.1 引言第69页
    3.2 嵌入式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动态力学模型第69-72页
    3.3 数值模拟第72-74页
    3.4 参数分析第74-79页
        3.4.1 驱动频率的影响第74-76页
        3.4.2 外包层的影响第76-78页
        3.4.3 防水层的影响第78页
        3.4.4 PZT片厚度的影响第78-79页
    3.5 实验分析第79-86页
        3.5.1 试验概况第79-80页
        3.5.2 低频响应范围内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第80-82页
        3.5.3 高频响应范围内外包层材料的影响第82-83页
        3.5.4 高频响应范围内防水层材料的影响第83-84页
        3.5.5 高频响应范围内防水层厚度的影响第84-86页
        3.5.6 高频响应范围内PZT片厚度的影响第86页
    3.6 本章小结第86-88页
4 PZT传感器低频响应中的“拍”信号解析及应用第88-107页
    4.1 引言第88页
    4.2 压电陶瓷传感器低频响应的“拍”信号分析第88-94页
        4.2.1 PZT极化面应力的计算第89-91页
        4.2.2 压电陶瓷传感器的输出响应第91-93页
        4.2.3 旋转矢量法第93-94页
    4.3 “拍”信号的影响因素分析第94-100页
        4.3.1 阻尼比对“拍”信号的影响第95-96页
        4.3.2 冲击方向第96-98页
        4.3.3 传感器位置第98-99页
        4.3.4 构件截面尺寸第99-100页
    4.4 试验验证第100-103页
        4.4.1 混凝土柱的敲击试验第100-101页
        4.4.2 钢柱的冲击试验第101-103页
    4.5 “拍”信号的应用:识别冲击方向第103-106页
        4.5.1 基于“拍”信号的荷载冲击方向识别方法第103-106页
        4.5.2 试验算例第106页
    4.6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5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低频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第107-125页
    5.1 引言第107-108页
    5.2 基于互相关函数幅值和支持向量机的损伤识别方法第108-114页
        5.2.1 互相关函数幅值第108-110页
        5.2.2 支持向量机简介第110-113页
        5.2.3 互相关函数幅值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损伤识别方法第113-114页
    5.3 IASC-ASCE benchmark模型的数值验证第114-119页
        5.3.1 ASCE-IASC Benchmark模型简介第114-115页
        5.3.2 结果分析第115-119页
    5.4 应用压电陶瓷传感器的桁架结构损伤识别第119-124页
        5.4.1 模型介绍第120页
        5.4.2 试验加载与测试系统第120-121页
        5.4.3 传感器布置及试验内容第121-122页
        5.4.4 结果分析第122-124页
    5.5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6 基于压电陶瓷宽频响应特性的多功能监测第125-146页
    6.1 引言第125页
    6.2 PZT传感器信号中的声发射成分与结构振动响应成分第125-127页
        6.2.1 小波分析的Mallat分解第125-126页
        6.2.2 声发射成分和结构振动响应成分的提取第126-127页
    6.3 声发射的b值理论第127-130页
        6.3.1 声发射信号特性参数第127-128页
        6.3.2 b值理论第128-130页
    6.4 钢筋混凝土梁弯曲试验的多功能监测第130-140页
        6.4.1 试验介绍第130-131页
        6.4.2 PZT传感器信号中的结构应变响应第131-133页
        6.4.3 PZT传感器信号中的声发射成分第133-140页
    6.5 框剪结构地震模拟试验的多功能监测第140-145页
        6.5.1 试验概况第140-142页
        6.5.2 试验结果第142-145页
    6.6 本章小结第145-146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46-150页
    7.1 结论第146-147页
    7.2 创新点摘要第147-148页
    7.3 展望第148-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61-162页
致谢第162-163页
作者简介第163-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对时空自行车轨迹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案设计--以Fietstelweek数据和软件BikePRINT为案例
下一篇:一维钯碲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析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