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低纬度地区电离层结构和不规则体概述 | 第12-45页 |
1.1 电离层概述 | 第12-19页 |
1.2 电离层谷区 | 第19-27页 |
1.3 低纬度电离层扩展F | 第27-33页 |
1.4 低纬度电离层闪烁 | 第33-35页 |
1.5 低纬度电离层等离子体密度泡(bubble)和块(blob) | 第35-40页 |
1.6 低纬度电离层闪烁与扩展F的相关性 | 第40-42页 |
1.7 可以研究的问题 | 第42-43页 |
1.8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43-45页 |
第二章 电离层E-F谷区的实地探测研究 | 第45-56页 |
2.1 探空火箭实验和数据 | 第45-47页 |
2.2 电离层E-F谷区的探测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2.3 E-F谷区的模型与机制研究 | 第50-5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三章 低纬度地区不同台站的电离层扩展F特性研究 | 第56-86页 |
3.1 台站信息和数据 | 第56-58页 |
3.2 低纬地区不同台站扩展F类型统计结果分析 | 第58-74页 |
3.2.1 不同类型扩展F的发生率 | 第62-72页 |
3.2.2 不同类型扩展F的出现时间 | 第72-74页 |
3.3 高低纬度地区扩展F特性对比 | 第74-82页 |
3.3.1 高纬度地区扩展F特性及其与低纬度的对比 | 第75-77页 |
3.3.2 高纬度电离层对无线电波的完全吸收 | 第77-8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2-86页 |
第四章 低纬度地区电离层闪烁与扩展F相关性研究 | 第86-101页 |
4.1 台站信息和数据 | 第86-88页 |
4.2 Vanimo台站扩展F类型 | 第88-90页 |
4.3 Vanimo台站闪烁和扩展F的相关性统计分析 | 第90-96页 |
4.4 强区域扩展F与等离子体泡相关性的卫星实地探测验证 | 第96-9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8-101页 |
第五章 低纬度地区电离层闪烁与等离子体块相关性研究 | 第101-111页 |
5.1 台站信息和数据 | 第101-102页 |
5.2 电离层闪烁与卫星实地探测的等离子体块相关事件分析 | 第102-104页 |
5.3 低纬电离层闪烁物理机制分析 | 第104-10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8-11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41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