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著作权法论文

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制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语表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概述第16-24页
    2.1 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的含义与构成要件第16-17页
        2.1.1 适用主体是“录音制作者”第16页
        2.1.2 适用对象是“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第16-17页
        2.1.3 音乐作品著作权人有“声明保留权”第17页
        2.1.4 音乐作品著作权人有获得报酬权第17页
    2.2 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的立法目的第17-19页
        2.2.1 防止唱片公司对录音产业的垄断第17-18页
        2.2.2 保障音乐产业链条上各主体的利益第18页
        2.2.3 促进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第18-19页
    2.3 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9-23页
        2.3.1 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的法理学基础第19-20页
        2.3.2 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的经济学基础第20-22页
        2.3.3 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的社会学基础第22-23页
    2.4 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的变迁与现状第24-36页
    3.1 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的变迁第24-27页
        3.1.1 我国首部《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第24-25页
        3.1.2 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在第一次修法中的变化第25页
        3.1.3 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在第二次修法中的变化第25-26页
        3.1.4 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在第三次修法中的变化第26-27页
    3.2 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在修法过程中的争议第27-32页
        3.2.1 关于删除“声明保留权”的争议第28-29页
        3.2.2 关于设置三个月保护期限的争议第29页
        3.2.3 关于草案不合理限制权利的争议第29-30页
        3.2.4 关于草案脱离唱片业现状的争议第30-31页
        3.2.5 关于配套制度的修改争议第31-32页
    3.3 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的立法现状第32-35页
        3.3.1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第32-33页
        3.3.2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第33-34页
        3.3.3 我国现行《录音法定许可付酬标准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第34页
        3.3.4 我国现行《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第34-35页
    3.4 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6-45页
    4.1 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6-41页
        4.1.1 付酬标准陈旧僵化第36-37页
        4.1.2 报酬支付机制不完善第37页
        4.1.3“声明保留权”无存在意义第37-38页
        4.1.4 制度的适用标准不明确第38-41页
    4.2 作为配套制度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第41-44页
        4.2.1 制度的宏观设计缺乏灵活性第41-42页
        4.2.2 使用费收取和转付机制不健全第42页
        4.2.3 使用费争议解决机制缺失第42-43页
        4.2.4 管理费提取和使用制度不透明第43-44页
        4.2.5 制度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第44页
    4.3 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的完善第45-54页
    5.1 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自身的完善第45-49页
        5.1.1 完善网络环境下的相关立法第45页
        5.1.2 制定符合国情的付酬标准和报酬支付机制第45-46页
        5.1.3 删除“声明保留权”并设立保护期限第46-47页
        5.1.4 重新界定制度的适用前提第47-48页
        5.1.5 明确规定制度的实施方式第48-49页
    5.2 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的配套制度的完善第49-53页
        5.2.1 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第49-50页
        5.2.2 完善使用费的收取和转付机制第50-51页
        5.2.3 建立使用费争议解决机制第51-52页
        5.2.4 细化管理费的提取和使用制度第52页
        5.2.5 完善监督机制第52-53页
    5.3 小结第53-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ET基材纳米吸墨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交通财政支出规模对我国交通产业经济产出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