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畜牧业、饲养业论文

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家庭牧场适度经营模式的研究--以天祝县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2.1 家庭牧场生产的类型第10-15页
            1.2.1.1 家庭牧场的概念第10-11页
            1.2.1.2 划区轮牧第11-12页
            1.2.1.3 分类经营管理第12-13页
            1.2.1.4 适度规模经营第13-15页
        1.2.2 国内外家庭牧场放牧管理模式现状第15-21页
            1.2.2.1 国外家庭牧场放牧管理模式现状第15-17页
            1.2.2.2 国内家庭牧场放牧管理模式现状第17-21页
        1.2.3 研究目的第21-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介绍第22-28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2-23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22页
        2.1.2 研究区畜牧业发展概况第22-23页
    2.2 研究方法第23-27页
        2.2.1 文献查阅第23-24页
        2.2.2 问卷设计和调查第24-25页
        2.2.3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第25-27页
    2.3 数据分析方法第27-28页
        2.3.1 数据分析第27页
        2.3.2 家畜饲养的经济规模和适度规模计算第27-28页
第三章 结果及分析第28-42页
    3.1 天祝牧户基况调查第28-29页
        3.1.1 家庭人口数量第28页
        3.1.2 家庭收入水平第28-29页
    3.2 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放牧管理模式的变迁第29-31页
        3.2.1 青藏高原周边地区为例放牧管理模式沿袭过程第29-30页
        3.2.2 放牧管理模式变迁与草地产权制度改变的关系第30-31页
    3.3 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牧民对于放牧管理模式的认知第31-34页
        3.3.1 牧民对于草地退化的认知第31-32页
        3.3.2 放牧管理模式变迁的启示第32-33页
        3.3.3 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牧民对于改变放牧管理模式的意愿第33-34页
    3.4 现有畜牧业模式效应评价和适当经营模式第34-42页
        3.4.1 现有放牧管理模式的评价第34页
        3.4.2 适合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的放牧管理模式第34-36页
        3.4.3 适度规模经营第36-42页
            3.4.3.1 天然草地规模第36-37页
            3.4.3.2 人工草地规模第37页
            3.4.3.3 人工草地品种及收益第37-38页
            3.4.3.4 家畜饲养规模第38-39页
            3.4.3.5 羊的适度经营规模第39-40页
            3.4.3.6 牦牛的适度规模经营第40页
            3.4.3.7 草地适度经营规模第40-41页
            3.4.3.8 棚圈的建设规模第41-42页
第四章 结论第42-44页
    4.1 放牧模式的变迁第42页
    4.2 牧民对于现有畜牧业发展模式的认知第42页
        4.2.1 牧民对于草地退化的认知第42页
        4.2.2 改变放牧管理模式的理论必要性第42页
        4.2.3 牧民对于改变现有畜牧业发展模式必要性的认知第42页
    4.3 现有畜牧业模式效应评价和适当经营模式第42-44页
        4.3.1 现有放牧管理模式的评价第42-43页
        4.3.2 适合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的放牧管理模式第43页
        4.3.3 适度规模经营理念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焦点解决模式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与社会功能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小组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