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水下滑翔机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1.2.1 国外水下滑翔机研制及应用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水下滑翔机研制及应用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水下滑翔机运动机理及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 第14-16页 |
1.2.4 小结 | 第16-17页 |
1.3 仿生推进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1.3.1 鱼类游动方式分类 | 第17-19页 |
1.3.2 鱼类游动方式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3.3 机器鱼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3.4 小结 | 第22页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2-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2 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水下滑翔机高效滑翔水动力学机理研究 | 第25-51页 |
2.1 典型水下滑翔机性能分析 | 第25-33页 |
2.1.1 引言 | 第25-26页 |
2.1.2 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2.1.3 数值计算 | 第27-32页 |
2.1.4 小结 | 第32-33页 |
2.2 水下滑翔机外形优化设计 | 第33-38页 |
2.2.1 引言 | 第33页 |
2.2.2 艇体外形选型 | 第33-35页 |
2.2.3 机翼外形设计 | 第35-38页 |
2.2.4 小结 | 第38页 |
2.3 高效滑翔水动力学机理研究 | 第38-50页 |
2.3.1 引言 | 第38-39页 |
2.3.2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39页 |
2.3.3 扭转角对滑翔机水动力性能影响 | 第39-47页 |
2.3.4 机翼轴向位置对滑翔机水动力特性影响 | 第47-50页 |
2.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水下滑翔机拍动推进水动力学机理研究 | 第51-75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物理模型 | 第52-54页 |
3.3 数值方法 | 第54-57页 |
3.3.1 浸没边界法 | 第54页 |
3.3.2 控制方程 | 第54页 |
3.3.3 力场求解 | 第54-55页 |
3.3.4 插值过程 | 第55-56页 |
3.3.5 方程离散 | 第56-57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57-73页 |
3.4.1 单个拍动翼推进特性研究 | 第58-64页 |
3.4.2 升沉俯仰相位差对滑翔机推进特性的影响 | 第64-66页 |
3.4.3 俯仰振幅对推进特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3.4.4 升沉振幅对推进特性的影响 | 第67-69页 |
3.4.5 拍动频率对推进特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3.4.6 机体存在对推进特性的影响 | 第70-73页 |
3.5 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水下滑翔机波动推进水动力学机理研究 | 第75-89页 |
4.1 引言 | 第75页 |
4.2 物理模型 | 第75-78页 |
4.2.1 计算模型 | 第75-76页 |
4.2.2 运动方程 | 第76-77页 |
4.2.3 数值方法 | 第77-78页 |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8-85页 |
4.3.1 波动频率对推进效率的影响 | 第78-80页 |
4.3.2 行波幅值对推进效率影响 | 第80-81页 |
4.3.3 行波波长对推进效率的影响 | 第81-83页 |
4.3.4 不同来流速度下的最佳运动参数 | 第83-85页 |
4.4 两种运动方式推进性能对比 | 第85-87页 |
4.4.1 运动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 第85-87页 |
4.4.2 运动参数对推进性能影响 | 第87页 |
4.4.3 推进效率的对比 | 第87页 |
4.5 小结 | 第87-8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2页 |
5.1 结论 | 第89-90页 |
5.2 展望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