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2 新型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6-34页 |
1.2.1 贵金属水煤气变换催化剂 | 第16-27页 |
1.2.1.1 负载Au水煤气变换催化剂 | 第16-21页 |
1.2.1.2 负载Pt水煤气变换催化剂 | 第21-24页 |
1.2.1.3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上的WGS反应机理 | 第24-27页 |
1.2.2 非贵金属水煤气变换催化剂 | 第27-34页 |
1.2.2.1 Cu基水煤气变换催化剂 | 第27-30页 |
1.2.2.2 Cu基催化剂上的活性中心及WGS反应机理 | 第30-32页 |
1.2.2.3 Cu基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助剂改性 | 第32-33页 |
1.2.2.4 Co-Mo基水煤气变换催化剂 | 第33-34页 |
1.3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1.3.1 立题依据 | 第34-3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7-46页 |
2.1 主要实验设备 | 第37-38页 |
2.2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8页 |
2.3 主要钢瓶气体 | 第38-39页 |
2.4 CuO/Zr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39-40页 |
2.5 CuO/ZrO_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评价 | 第40-42页 |
2.5.1 CuO/ZrO_2催化剂的WGSR活性评价 | 第41页 |
2.5.2 Al助剂改性的CuO/ZrO_2催化剂的WGSR稳定性评价 | 第41-42页 |
2.6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42-46页 |
2.6.1 N_2-物理吸脱附实验(N_2-physisoption) | 第42页 |
2.6.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42页 |
2.6.3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 第42-43页 |
2.6.4 共焦显微拉曼光谱(Raman) | 第43页 |
2.6.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 第43页 |
2.6.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3页 |
2.6.7 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43-44页 |
2.6.8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TEM) | 第44页 |
2.6.9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44页 |
2.6.10 N_2O选择性氧化实验 | 第44-45页 |
2.6.11 CO程序升温还原(CO-TPR) | 第45-46页 |
第三章 CuO/ZrO_2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制备方法的影响 | 第46-66页 |
3.1 引言 | 第46-47页 |
3.2 CuO/Zr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47-48页 |
3.2.1 沉积沉淀法(DP) | 第47页 |
3.2.2 等体积浸渍法(IWI) | 第47-48页 |
3.2.3 共沉淀法(CP) | 第48页 |
3.2.4 尿素-硝酸盐燃烧法(UNC) | 第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5页 |
3.3.1 ICP-OES分析 | 第48-49页 |
3.3.2 XRD表征 | 第49-51页 |
3.3.3 Raman表征 | 第51-53页 |
3.3.4 SEM表征 | 第53-55页 |
3.3.5 HRTEM表征 | 第55-56页 |
3.3.6 N_2-物理吸脱附实验 | 第56-57页 |
3.3.7 Cu分散度-N_2O滴定表征 | 第57-58页 |
3.3.8 UV-Vis-DRS表征 | 第58-59页 |
3.3.9 H_2-TPR表征 | 第59-61页 |
3.3.10 CO-TPR表征 | 第61-62页 |
3.3.11 CuO/ZrO_2催化剂的WGS催化活性 | 第62-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CuO/ZrO_2水煤气变换催化剂表面活性Cu物种的研究 | 第66-85页 |
4.1 引言 | 第66-67页 |
4.2 ZrO_2载体及CuO/Zr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67-68页 |
4.2.1 ZrO_2载体的制备 | 第67页 |
4.2.2 CuO/Zr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67页 |
4.2.3 (NH_4)_2CO_3溶液沥洗CuO/ZrO_2催化剂 | 第67-6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8-84页 |
4.3.1 CuO/ZrO_2催化剂的结构性质 | 第68-72页 |
4.3.2 CuO/ZrO_2催化剂的(NH_4)_2CO_3溶液沥洗处理 | 第72-73页 |
4.3.3 CuO/ZrO_2催化剂表面CuO物种的还原性 | 第73-75页 |
4.3.4 CuO/ZrO_2催化剂的WGS活性及活性Cu物种 | 第75-81页 |
4.3.5 CuO/ZrO_2催化剂的WGS反应机理 | 第81-8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CuO/ZrO_2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焙烧温度的选择 | 第85-98页 |
5.1 引言 | 第85页 |
5.2 CuO/Zr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85-86页 |
5.2.1 ZrO_2载体的制备 | 第85-86页 |
5.2.2 CuO/Zr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86页 |
5.2.3 对比催化剂CuO/ZnO和CuO/CeO_2的制备 | 第8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6-96页 |
5.3.1 CuO/ZrO_2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86-92页 |
5.3.2 CuO/ZrO_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 第92-95页 |
5.3.3 CuO/ZrO_2催化剂的WGS催化活性 | 第95-9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六章 ZrO_2焙烧温度对CuO/ZrO_2水煤气变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98-111页 |
6.1 引言 | 第98页 |
6.2 CuO/Zr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98-99页 |
6.2.1 ZrO_2载体的制备 | 第98-99页 |
6.2.2 CuO/Zr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99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9页 |
6.3.1 ZrO_2载体及CuO/ZrO_2催化剂的结构性质 | 第99-104页 |
6.3.2 CuO/ZrO_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 第104-108页 |
6.3.3 CuO/ZrO_2催化剂的WGS催化活性 | 第108-10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七章 Al助剂对CuO/ZrO_2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 第111-126页 |
7.1 引言 | 第111-112页 |
7.2 Al助剂改性的CuO/Zr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112-113页 |
7.2.1 ZrO_2及ZrO_2-Al_2O_3载体的制备 | 第112页 |
7.2.2 CuO/ZrO_2及CuO/ZrO_2-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112页 |
7.2.3 CuO-Al_2O_3/Zr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112-113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24页 |
7.3.1 XRD表征 | 第113-115页 |
7.3.2 Raman表征 | 第115-116页 |
7.3.3 N_2O滴定表征 | 第116-117页 |
7.3.4 SEM表征 | 第117-118页 |
7.3.5 织构表征 | 第118-119页 |
7.3.6 H_2-TPR表征 | 第119-121页 |
7.3.7 CO-TPR表征 | 第121-122页 |
7.3.8 Al助剂对CuO/ZrO_2催化剂WGS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122-124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八章 Y助剂对CuO/ZrO_2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 第126-137页 |
8.1 引言 | 第126-127页 |
8.2 Y助剂改性的CuO/Zr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127页 |
8.2.1 ZrO_2及ZrO_2-Y_2O_3载体的制备 | 第127页 |
8.2.2 CuO/ZrO_2及CuO/ZrO_2-Y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127页 |
8.3 结果与讨论 | 第127-135页 |
8.3.1 Y助剂改性的CuO/ZrO_2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127-131页 |
8.3.2 Y助剂改性的CuO/ZrO_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 第131-134页 |
8.3.3 Y助剂改性的CuO/ZrO_2催化剂的WGS催化活性 | 第134-135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结论 | 第137-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
个人简历 | 第155页 |
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