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地下水论文

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系统重金属分布、来源及吸附特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水环境中重金属来源第10页
        1.2.2 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特点第10页
        1.2.3 水环境多介质中重金属污染研究第10-11页
        1.2.4 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第11-12页
        1.2.5 表层沉积物对重金属吸附的研究第12页
        1.2.6 岩溶区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第14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可行性分析第15-16页
        1.4.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17-2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7-19页
        2.1.1 自然地理概况第17页
        2.1.2 社会经济概况第17-19页
        2.1.3 落水洞排污现状第19页
    2.2 采样点布置第19-23页
        2.2.1 表层土壤、尘土采样点及土壤剖面布置第19-21页
        2.2.2 地下河水、孔隙水、表层沉积物及其它采样点布置第21页
        2.2.3 滴水、雨水采样点第21-23页
    2.3 样品采集及处理第23-24页
        2.3.1 降雨和流量第23页
        2.3.2 水样第23-24页
        2.3.3 土样第24页
    2.4 样品测试第24-25页
    2.5 流域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第25-29页
        2.5.1 水域调查第25-26页
        2.5.2 表层土壤调查第26-29页
第3章 地下河系统不同介质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价第29-43页
    3.1 重金属含量第29-35页
        3.1.1 地下河水第29-30页
        3.1.2 孔隙水第30页
        3.1.3 表层沉积物第30-35页
    3.2 重金属污染状况第35-40页
        3.2.1 地下河水第35-36页
        3.2.2 孔隙水第36-37页
        3.2.3 表层沉积物第37-40页
    3.3 小结第40-43页
第4章 降雨期间地下河水重金属浓度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第43-51页
    4.1 流量对降雨的响应第43-44页
    4.2 重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变化特征第44-46页
    4.3 地下河水重金属主要来源第46-50页
        4.3.1 城市地表径流第48页
        4.3.2 水土流失第48-49页
        4.3.3 洞穴滴水、雨水第49-50页
        4.3.4 生态环境意义第50页
    4.4 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Mn在地下河表层沉积物及岩溶管道壁上的吸附特征第51-61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1-53页
        5.1.1 供试材料第51-52页
        5.1.2 实验方法第52-53页
        5.1.3 数据分析第53页
    5.2 Mn的吸附实验第53-59页
        5.2.1 Mn在表层沉积物上的吸附动力学第53-54页
        5.2.2 pH对锰在表层沉积物上的吸附影响第54-55页
        5.2.3 温度对锰在表层沉积物上的吸附影响第55-57页
        5.2.4 不同土岩比例条件下锰的吸附行为特征第57-59页
    5.3 小结第59-6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6.1 结论第61-62页
    6.2 创新点第62页
    6.3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致谢第71-73页
作者简介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2例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小学估算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