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不同年代旱地冬小麦品种灌浆特性研究

摘要第6-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1 前言第13页
    1.2 生态因子对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第13-15页
        1.2.1 播期对小麦籽粒灌浆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14页
        1.2.2 水分因子对灌浆进程的影响第14-15页
        1.2.3 氮肥施用对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第15页
    1.3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灌浆特性的差异第15-16页
    1.4 小麦灌浆期干物质积累与转移规律第16-17页
    1.5 小麦强、弱势粒灌浆特性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8-22页
    2.1 试验目的与意义第18页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18-19页
        2.2.1 试验材料第18-19页
        2.2.2 试验设计第19页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19-21页
        2.3.1 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的测定第19页
        2.3.2 光合指标的测定第19-20页
        2.3.3 灌浆指标的测定第20-21页
        2.3.4 干物质积累和转移指标的测定第21页
        2.3.5 产量指标的测定第21页
    2.4 试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第21-22页
第三章 不同年代旱地冬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差异第22-29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2-27页
        3.2.1 不同水分处理下千粒重随品种更替的变化第22-23页
        3.2.2 籽粒灌浆参数及次级参数的变化第23-25页
        3.2.3 小麦灌浆参数与粒重间的相关分析第25页
        3.2.4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第25-27页
    3.3 讨论第27-29页
第四章 不同年代旱地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灌浆特期干物质积累和转移规律第29-34页
    4.1 引言第29-3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0-32页
        4.2.1 水分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花后茎中干物质的影响第30页
        4.2.2 成熟期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第30-31页
        4.2.3 成熟期各器官中干物质转移效率及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第31-32页
    4.3 讨论第32-34页
第五章 不同年代旱地冬小麦品种强、弱势粒灌浆特性研究第34-42页
    5.1 引言第3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5.2.1 不同水分处理下,强、弱势粒千粒重随品种更替的变化第34-35页
        5.2.2 强、弱势粒灌浆参数及次级参数的变化第35-38页
        5.2.3 小麦灌浆参数与千粒重的相关分析第38-39页
        5.2.4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第39-40页
    5.3 讨论第40-42页
第六章 结论第42-44页
研究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省NDVI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下一篇:跨海大桥下GNSS信号盲区换能器瞬时高程基准精密确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