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黄精幼苗形成的生物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1 黄精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1.1 黄精基本概况第10页
        1.1.2 黄精的生物学特性第10页
        1.1.3 黄精的化学成分第10页
        1.1.4 黄精的药理作用第10-11页
        1.1.5 黄精栽培技术第11-12页
    1.2 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第12-20页
        1.2.1 种子休眠的原因第12-14页
        1.2.2 种子破眠的方法第14-17页
        1.2.3 黄精种子的休眠第17-20页
第二章 黄精种子破眠技术优化研究第20-2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2.1.1 材料来源第20页
        2.1.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1-25页
        2.2.1 不同正交组合对黄精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1-24页
        2.2.2 霉变情况结果分析第24-25页
    2.3 讨论与小结第25-26页
        2.3.1 正交试验不同处理对黄精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5页
        2.3.2 正交实验中消毒剂对发霉率的影响第25页
        2.3.3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黄精种子成苗技术研究第26-3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3.1.1 材料来源第26页
        3.1.2 研究方法第26-27页
    3.2 结果分析第27-32页
        3.2.1 不同浓度 6-BA对黄精幼苗形成的影响第27-30页
        3.2.2 不同栽培基质对黄精初生根茎出苗的影响第30-32页
    3.3 讨论与小结第32-34页
        3.3.1 不同浓度 6-BA对黄精出苗的影响第32页
        3.3.2 不同栽培基质对黄精初生根茎出苗的影响第32-33页
        3.3.3 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致谢第39-40页
作者简介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水冲刷下沙质型河床悬移质含沙量恢复过程试验研究
下一篇:不同监测技术和计算方法对降雨动能指标精确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