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香港及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公共租赁住房及其腾退机制的理论研究 | 第20-25页 |
2.1 公共租赁住房基本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公共租赁住房的定义 | 第20-21页 |
2.1.2 公共租赁住房的特征 | 第21-22页 |
2.2 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机制概述 | 第22页 |
2.3 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3.1 社会阶层理论 | 第22-23页 |
2.3.2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3页 |
2.3.3 住房梯度消费理论 | 第23页 |
2.3.4 社会公平分配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状况及腾退机制实施情况 | 第25-38页 |
3.1 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历程 | 第25-33页 |
3.1.1 北京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现状 | 第27-28页 |
3.1.2 上海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现状 | 第28-29页 |
3.1.3 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现状 | 第29-30页 |
3.1.4 武汉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现状 | 第30-31页 |
3.1.5 北京、上海、深圳和武汉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状况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3.2 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机制的实施情况 | 第33-36页 |
3.2.1 北京、上海、深圳和武汉对腾退条件的现行规定 | 第33-35页 |
3.2.2 现行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条件的评价 | 第35-36页 |
3.3 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机制的现状 | 第38-47页 |
4.1 重庆公共租赁住房的基本情况 | 第38-44页 |
4.1.1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产生的背景 | 第38-42页 |
4.1.2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概述 | 第42-44页 |
4.2 重庆腾退政策的实施情况 | 第44-47页 |
第五章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47-59页 |
5.1 研究框架 | 第47页 |
5.2 模型选择 | 第47-48页 |
5.3 变量的选取 | 第48-50页 |
5.3.1 自变量的选取 | 第48-50页 |
5.3.2 因变量选择 | 第50页 |
5.4 问卷调查 | 第50-52页 |
5.4.1 样本的确定 | 第50页 |
5.4.2 问卷设计 | 第50-51页 |
5.4.3 数据获取 | 第51-52页 |
5.5 变量赋值及描述性统计说明 | 第52-55页 |
5.6 模型回归 | 第55-59页 |
5.6.1 回归结果参数 | 第55-56页 |
5.6.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第六章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59-64页 |
6.1 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模式,为腾退机制创造平稳环境 | 第59页 |
6.1.1 规范公共租赁住房建造标准 | 第59页 |
6.1.2 做好公共租赁住房与廉租房并轨运营 | 第59页 |
6.1.3 由大规模建设过渡到精细管理 | 第59页 |
6.2 加强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机制的设计与建设 | 第59-62页 |
6.2.0 明确对象的权利和义务 | 第59-60页 |
6.2.1 建立保证金制度 | 第60页 |
6.2.2 采取灵活的租金政策 | 第60-61页 |
6.2.3 强化法律手段,增强违规惩罚的力度 | 第61页 |
6.2.4 强化合同管理 | 第61页 |
6.2.5 建立激励政策,保证实施 | 第61-62页 |
6.3 深入执行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机制的管理配套措施 | 第62-64页 |
6.3.1 加强监督管理 | 第62页 |
6.3.2 规范腾退方式,拓宽腾退渠道 | 第62-63页 |
6.3.3 积极宣传教育,提升承租户主动腾退意识 | 第63页 |
6.3.4 扶助低收入承租户,提高城镇家庭收入 | 第63-6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7.2 展望与不足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公共租赁住房腾退意愿问卷调查 | 第70-7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