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行政处分制度初探--以《钦定六部处分则例》为中心
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清代行政处分的性质和地位 | 第10-19页 |
(一) 行政处分在清代官吏惩戒制度中的地位 | 第10-11页 |
(二) 则例的源起和概述 | 第11-13页 |
(三) 则例处分的法律性质 | 第13-19页 |
1、处分惩罚的适用独立 | 第14-16页 |
2、处分议处的机构独立 | 第16-19页 |
二、清代行政处分制度的运转 | 第19-31页 |
(一) 《六部处分则例》的体系和内容 | 第19-21页 |
1、处分的涵盖范围 | 第19-20页 |
2、处分的种类和等级 | 第20-21页 |
(二) 行政处分的程序 | 第21-25页 |
1、处分的提出 | 第21-22页 |
2、处分的议定 | 第22-23页 |
3、处分的申述 | 第23-24页 |
4、处分的救济 | 第24-25页 |
5、处分不实的责任 | 第25页 |
(三) 行政处分的原则 | 第25-31页 |
1、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 第26-27页 |
2、区分公罪私罪 | 第27-28页 |
3、级纪抵销 | 第28-29页 |
4、罪名相因的处理 | 第29-31页 |
三、清代行政处分的历史评价 | 第31-38页 |
(一) 行政处分制度的合理价值 | 第31-34页 |
1、注重保障行政效率 | 第31-32页 |
2、行政责任划分细致 | 第32-34页 |
(二)、行政处分制度的未尽之善 | 第34-38页 |
1、同罪异罚 | 第34-35页 |
2、处分决定的皇权至上 | 第35-36页 |
3、公罪和私罪的流弊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