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发动机(推进系统)论文

短/垂起降飞机用推进系统性能模拟及三轴承偏转喷管设计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30页
        1.2.1 英国S/VTOL技术研究第14-19页
        1.2.2 俄罗斯S/VTOL技术研究第19-22页
        1.2.3 美国S/VTOL技术研究第22-29页
        1.2.4 其它国家S/VTOL技术研究第29-30页
        1.2.5 国内S/VTOL技术研究第30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0-33页
第二章 基于升力风扇的复合型推进系统性能研究第33-53页
    2.1 复合型推进系统性能模拟方法第33-37页
        2.1.1 常规涡扇发动机性能模拟方法第33-35页
        2.1.2 升力风扇性能模拟方法第35-36页
        2.1.3 叶尖涡轮驱动升力风扇性能模拟方法第36-37页
    2.2 风扇出口引气型推进系统性能模拟方法及分析第37-40页
        2.2.1 推进系统性能模拟方法第37-38页
        2.2.2 推进系统性能分析第38-40页
    2.3 压气机出口引气型推进系统性能模拟方法及分析第40-44页
        2.3.1 推进系统性能模拟方法第40-41页
        2.3.2 推进系统性能分析第41-44页
    2.4 高压涡轮出口引气型推进系统性能模拟方法及分析第44-47页
        2.4.1 推进系统性能模拟方法第44-45页
        2.4.2 推进系统性能分析第45-47页
    2.5 轴驱动升力风扇推进系统性能模拟方法及分析第47-50页
        2.5.1 推进系统性能模拟方法第47-48页
        2.5.2 推进系统性能分析第48-50页
    2.6 复合型推进系统性能对比及分析第50-51页
        2.6.1 升力风扇性能对比及分析第50页
        2.6.2 引气型推进系统性能分析第50-51页
        2.6.3 高压涡轮出口引气与轴驱动升力风扇推进系统性能比较第51页
    2.7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三章 轴驱动升力风扇推进系统整机工作特性研究第53-85页
    3.1 轴驱动升力风扇推进系统性能模拟及工作机理分析第53-57页
        3.1.1 F-35B战斗机用推进系统性能模拟第53-54页
        3.1.2 推进系统工作机理分析第54-57页
    3.2 轴驱动升力风扇推进系统性能近似建模及优化设计第57-67页
        3.2.1 低压涡轮功率提取及外涵引气对推进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7-58页
        3.2.2 近似建模方法概述第58-62页
        3.2.3 推进系统性能近似建模及参数优化第62-67页
    3.3 轴驱动升力风扇推进系统调节规律分析第67-71页
        3.3.1 低压涡轮大功率提取特性分析第67-68页
        3.3.2 可变几何部件对推进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第68-70页
        3.3.3 喷管偏转对推进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0-71页
    3.4 模态转换控制规律对推进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1-83页
        3.4.1 模态转换动态性能计算模型第72-76页
        3.4.2 低空飞行状态下的控制规律分析第76-79页
        3.4.3 地面起飞状态下的控制规律分析第79-83页
    3.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四章 三轴承偏转喷管数值模拟方法及气动型面设计方法研究第85-107页
    4.1 三轴承偏转喷管流动特征的数值验证第85-93页
        4.1.1 试验台架介绍第85-86页
        4.1.2 试验方案及步骤第86-87页
        4.1.3 喷管非矢量状态下流场特征的数值验证第87-90页
        4.1.4 喷管 95°偏角状态下流场特征的数值验证第90-93页
    4.2 三轴承偏转喷管非矢量状态的气动型面设计第93-97页
        4.2.1 喷管性能参数定义第93-94页
        4.2.2 喷管几何特征分析第94-95页
        4.2.3 几何模型及面积变化规律第95-96页
        4.2.4 气动型面优选第96-97页
    4.3 三轴承偏转喷管 90°偏角状态的气动型面设计第97-105页
        4.3.1 第一段筒体长度对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第98-99页
        4.3.2 第二段筒体长度对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第99-100页
        4.3.3 第三段筒体长度对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第100-101页
        4.3.4 喷管 90°偏角状态的性能近似建模及气动型面优化设计第101-105页
    4.4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五章 三轴承偏转喷管气动性能研究第107-123页
    5.1 三轴承偏转喷管定常状态下的流场特征分析及气动性能模拟第107-114页
        5.1.1 流场特征分析第107-113页
        5.1.2 气动性能数值模拟第113-114页
    5.2 三轴承偏转喷管非定常状态下的气动性能数值模拟及流场特征分析第114-119页
        5.2.1 动网格建模方法概述第114-115页
        5.2.2 控制方程第115-116页
        5.2.3 计算域及运动控制第116-117页
        5.2.4 喷管非定常状态下的流场特征及气动性能分析第117-119页
    5.3 三轴承偏转喷管出口与地面间距对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第119-120页
    5.4 本章小结第120-123页
第六章 三轴承偏转喷管偏转运动实现方法研究第123-141页
    6.1 三轴承偏转喷管偏转规律设计第123-128页
        6.1.1 喷管工作原理第123页
        6.1.2 坐标变换方法概述第123-125页
        6.1.3 喷管偏转规律建模第125-127页
        6.1.4 喷管偏转规律优选第127-128页
    6.2 三轴承偏转喷管各段筒体的运动规律建模第128-130页
        6.2.1 刚体复合运动第128页
        6.2.2 各段筒体的运动规律建模第128-130页
    6.3 三轴承偏转喷管驱动力矩建模第130-139页
        6.3.1 基本假设第131-132页
        6.3.2 第一段筒体驱动力矩计算模型第132-133页
        6.3.3 第二段筒体驱动力矩计算模型第133-135页
        6.3.4 第三段筒体驱动力矩计算模型第135-136页
        6.3.5 喷管筒体的驱动力矩分析第136-139页
    6.4 本章小结第139-141页
第七章 推进系统出口喷流与地面之间的干涉效应研究第141-161页
    7.1 单喷流与地面之间的干涉效应第141-146页
        7.1.1 数值模型验证第141-143页
        7.1.2 喷流温度对干涉效应的影响分析第143-144页
        7.1.3 平板高度对干涉效应的影响分析第144-145页
        7.1.4 喷流落压比对干涉效应的影响分析第145-146页
    7.2 双喷流与地面之间的干涉效应第146-155页
        7.2.1 计算模型及参数定义第147-148页
        7.2.2 平板高度对升力损失的影响分析第148-149页
        7.2.3 喷流间距对升力损失的影响分析第149-151页
        7.2.4 喷流落压比对升力损失的影响分析第151-152页
        7.2.5 喷流动量比对升力损失的影响分析第152-154页
        7.2.6 来流速度对升力损失的影响分析第154-155页
    7.3 双喷流升力损失的近似建模及影响因素分析第155-159页
        7.3.1 双喷流升力损失近似建模第155-158页
        7.3.2 双喷流升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58-159页
    7.4 本章小结第159-161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61-165页
    8.1 主要研究结论第161-163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163页
    8.3 后续可开展的工作第163-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1页
致谢第171-17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73-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险投资机构对其持股公司IPO抑价的影响--来自我国创业板的证据
下一篇:我国中期票据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