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痕量物质半定量与定量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32页
    1.1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第9-10页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第10-27页
        1.2.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发现第10-11页
        1.2.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增强机理第11-18页
        1.2.3 常用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第18-25页
        1.2.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在痕量物质检测中的应用第25-27页
    1.3 光谱的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第27-30页
        1.3.1 光谱的定性分析方法第27-29页
        1.3.2 光谱的定量分析方法第29-30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实验方法与设备第32-47页
    2.1 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制备方法第32-44页
        2.1.1 物理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结构第32-34页
        2.1.2 倾斜生长法制备纳米棒第34-42页
        2.1.3 原子层沉积制备氧化物薄膜第42-44页
    2.2 制备设备第44-46页
        2.2.1 电子束镀膜机第44-46页
        2.2.2 溅射镀膜机第46页
        2.2.3 原子层沉积系统第46页
    2.3 分析与表征设备第46-47页
第3章 SiO_2NRs @ Au NPs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第47-62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SiO_2 NRS @ Au NPS基底的制备第48-49页
    3.3 SiO_2 NRs @ Au NPs基底的性能优化第49-55页
    3.4 SiO_2 NRs @ Au NPs基底检测环境污染物第55-61页
        3.4.1 SiO_2 NRs @ Au NPs基底检测一氯联苯同系物第56-60页
        3.4.2 SiO_2 NRs @ Au NPs基底检测土壤中的五氯联苯第60-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HfO_2超薄膜包覆的AG纳米棒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第62-72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HfO_2超薄膜包覆的Ag纳米棒SERS基底的制备第63-64页
    4.3 HfO_2超薄膜包覆的Ag纳米棒SERS基底的性能评价第64-68页
        4.3.1 HfO_2超薄膜包覆的Ag纳米棒SERS基底的灵敏度第64页
        4.3.2 HfO_2超薄膜包覆的Ag纳米棒SERS基底的热稳定性第64-67页
        4.3.3 HfO_2超薄膜包覆的Ag纳米棒SERS基底的耐酸性第67-68页
    4.4 使用HfO_2超薄膜包覆的Ag纳米棒SERS基底检测食品防腐剂第68-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痕量混合物的半定量分析第72-97页
    5.1 引言第72页
    5.2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第72-74页
    5.3 混合物的半定量分析原理及方法第74-78页
        5.3.1 三元混合物的“三角形规则”第75-77页
        5.3.2 二元混合物的“杠杆规则”第77-78页
    5.4 痕量混合物半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第78-87页
        5.4.1 痕量混合染料分子的半定量分析第78-84页
        5.4.2 痕量混合一氯联苯同系物的半定量分析第84-87页
    5.5 痕量混合物半定量分析方法的修正第87-96页
        5.5.1 二元混合溶液“杠杆规则”的修正第87-93页
        5.5.2 三元混合溶液“三角形规则”的修正第93-96页
    5.6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6章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定量分析第97-107页
    6.1 引言第97-98页
    6.2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原理第98-100页
    6.3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定量分析山梨酸钾溶液第100-101页
    6.4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定量分析食品防腐剂混合溶液第101-105页
    6.5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7章 全文总结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2页
致谢第122-12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利用未标记数据学习的软件质量保证研究
下一篇:支持智能交通的数据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