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实践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保险制度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特点 | 第14-16页 |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16页 |
1.3.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17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7-18页 |
1.5 文章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中国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历程及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现状简述 | 第19-25页 |
2.1 中国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历程 | 第19-21页 |
2.1.1 中国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历程回顾 | 第19-20页 |
2.1.2 2015 年度商业车险改革的目的及内容 | 第20页 |
2.1.3 2015 年度商业车险改革的特点及研究变量的意义 | 第20-21页 |
2.2 中国汽车保险市场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2.2.1 大型、中小型保险公司分类及市场格局分布 | 第21-22页 |
2.2.2 中小保险公司经营现状及能力评估 | 第22-24页 |
2.2.3 中小保险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商业车险改革对于中小保险公司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5-33页 |
3.1 回归模型建立的依据 | 第25页 |
3.2 某公司36个月核心经营指标的时间序列分析 | 第25-27页 |
3.2.1 数据样本的选取 | 第25-26页 |
3.2.2 研究变量及模型构建 | 第26页 |
3.2.3 研究结果 | 第26-27页 |
3.3 34 家公司核心经营指标的横截面数据分析 | 第27-30页 |
3.3.1 数据样本的选取 | 第27-28页 |
3.3.2 研究变量及模型构建 | 第28-29页 |
3.3.3 研究结果 | 第29-30页 |
3.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3.4.1 对于保费收入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2 对于赔付成本的影响 | 第31页 |
3.4.3 对于总体财务经营成本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4 全流程客户服务水平的作用评估 | 第32页 |
3.4.5 创新思维及工具的应用作用评估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中小保险公司应对商业车险改革的策略建议 | 第33-41页 |
4.1 多途径提升保费收入 | 第33-34页 |
4.1.1 细分目标市场并研发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 | 第33页 |
4.1.2 积极引进专业产品研发人才队伍 | 第33-34页 |
4.1.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品牌附加值 | 第34页 |
4.2 高质量的理赔管控及降赔增效 | 第34-36页 |
4.2.1 发挥理赔风控前置功能 | 第34-35页 |
4.2.2 强化出险后降赔增效功能 | 第35页 |
4.2.3 重视人伤理赔处理流程 | 第35-36页 |
4.2.4 重视万元以上大案处理流程 | 第36页 |
4.3 开源节流降低总体财务经营成本压力 | 第36-37页 |
4.3.1 多元化渠道建设摆脱传统渠道牵制 | 第36-37页 |
4.3.2 强化科学运营管理观降低固定成本压力 | 第37页 |
4.4 定制个性化服务以提升消费者粘度 | 第37-38页 |
4.4.1 以人为本定制承保全流程关怀体系 | 第37-38页 |
4.4.2 与时俱进定制特色增值服务体系 | 第38页 |
4.5 坚定不移的走开拓创新之路 | 第38-41页 |
4.5.1 充分引进数字化营销时代的创新思维及工具 | 第38-39页 |
4.5.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公众账号的应用 | 第39-40页 |
4.5.3 探索电网融合平台及合作业务创新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1-44页 |
5.1 商业车险改革为现存市场结构提供优化的可能 | 第41-42页 |
5.2 商改将为主动适应改革的中小保险公司提供新的机遇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1:时间序列样本数据 | 第47-48页 |
附录 2:横截面样本数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件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