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1-16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3页 |
1.1.1 老年人进行科学健身的必要性 | 第11页 |
1.1.2 老年人进行抗阻训练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1.1.3 我国老年人科学健身的局限性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31页 |
2.1 老年人进行抗阻训练的科学依据 | 第16-28页 |
2.1.1 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 第16-18页 |
2.1.2 神经肌肉系统的增龄性变化特征 | 第18-22页 |
2.1.3 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增龄性下降的危害 | 第22-23页 |
2.1.4 抗阻训练健身益处 | 第23-28页 |
2.2 国内外老年人抗阻训练研究进展 | 第28-31页 |
2.2.1 国内老年人抗阻训练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2.2.2 国外老年人抗阻训练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31-38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1-38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31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31页 |
3.2.3 实验法 | 第31-37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37-3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8-86页 |
4.1 抗阻训练健身方案制定的理论依据 | 第38-52页 |
4.1.1 抗阻训练原则 | 第38-40页 |
4.1.2 影响抗阻训练的关键因素 | 第40-51页 |
4.1.3 抗阻训练需要考虑的要点 | 第51-52页 |
4.2 老年人抗阻训练健身方案的制定 | 第52-57页 |
4.3 老年人抗阻训练健身方案的实施 | 第57-60页 |
4.3.1 抗阻训练健身方案热身准备阶段 | 第57页 |
4.3.2 抗阻训练健身方案基本训练阶段 | 第57-60页 |
4.3.3 抗阻训练健身方案整理放松阶段 | 第60页 |
4.3.4 抗阻训练健身方案的训练监控 | 第60页 |
4.4 肌肉力量效果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60-64页 |
4.4.1 肌肉力量效果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60-61页 |
4.4.2 肌肉耐力效果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61-62页 |
4.4.3 老年人肌肉力量效果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62-63页 |
4.4.4 老年人肌肉力量效果评价指标的实验筛选结果 | 第63-64页 |
4.5 抗阻训练健身方案实施的效果验证 | 第64-86页 |
4.5.1 抗阻训练健身方案实施的运动能力指标的效果验证 | 第64-77页 |
4.5.2 抗阻训练健身方案实施的运动生理学指标的效果验证 | 第77-81页 |
4.5.3 抗阻训练健身方案实施的血液指标的效果验证 | 第81-86页 |
5 讨论 | 第86-103页 |
5.1 老年人肌肉力量效果评价指标筛选 | 第86-88页 |
5.2 抗阻训练对老年人运动能力指标的影响 | 第88-93页 |
5.2.1 抗阻训练后老年人肌肉力量的变化 | 第88-89页 |
5.2.2 抗阻训练后老年人身体功能性能力的变化 | 第89-92页 |
5.2.3 抗阻训练后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变化 | 第92-93页 |
5.3 抗阻训练对老年人运动生理学指标的影响 | 第93-98页 |
5.3.1 抗阻训练后老年人骨密度的变化 | 第93-95页 |
5.3.2 抗阻训练后老年人血压的变化 | 第95-97页 |
5.3.3 抗阻训练后老年人BMI指数和体脂率的变化 | 第97-98页 |
5.4 抗阻训练对老年人血液指标的影响 | 第98-102页 |
5.4.1 抗阻训练后老年人合成代谢激素类的变化 | 第98-99页 |
5.4.2 抗阻训练后老年人血脂代谢的变化 | 第99-101页 |
5.4.3 抗阻训练后老年人CRP的变化 | 第101-102页 |
5.5 抗阻训练健身方案制定和实施总结 | 第102-103页 |
6 结论 | 第103页 |
7 创新点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6页 |
附录 | 第116-12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