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导论 | 第9-13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2 现行行政复议制度运行分析 | 第13-17页 |
| 2.1 行政复议的收案范围窄 | 第13页 |
| 2.2 复议机构独立性存在问题 | 第13-14页 |
| 2.3 行政复议的高效便民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 第14页 |
| 2.4 行政复议机构人员不足、素质不高 | 第14-15页 |
| 2.5 行政复议裁决维持率居高不下、公信力较低 | 第15-16页 |
| 2.6 审理方式不科学、不公开、不透明 | 第16-17页 |
| 3 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的现实需要 | 第17-21页 |
| 3.1 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的可行性 | 第17-18页 |
| 3.2 日益增加的行政纠纷是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的现实需要 | 第18-19页 |
| 3.3 回归权利救济是行政复议委员会的价值取向 | 第19-21页 |
| 4 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 第21-34页 |
| 4.1 高度专业的北京模式 | 第22-24页 |
| 4.2 集中统一的山东模式 | 第24-27页 |
| 4.3 调查、议决分离的哈尔滨模式 | 第27-28页 |
| 4.4 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 第28-34页 |
| 5 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建议 | 第34-45页 |
| 5.1 行政复议委员会价值定位 | 第34-36页 |
| 5.2 机构设置方面 | 第36-37页 |
| 5.3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委员组成 | 第37-39页 |
| 5.4 行政复议委员会审理程序 | 第39-40页 |
| 5.5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 第40-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