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1.1 序言 | 第13页 |
1.2 新农药的创制方法 | 第13-14页 |
1.3 瑞香狼毒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31页 |
第二章 论文设计思想 | 第31-34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2.2 设计策略 | 第31-32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32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32-34页 |
第三章 2-(2-苯基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34-61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吡啶并吡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61-81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7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4-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E)-苯丙酸基色酮-3-甲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81-92页 |
5.1 引言 | 第8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1-8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7-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喹唑啉类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92-122页 |
6.1 引言 | 第92-93页 |
6.2 铜催化制备喹唑啉类衍生物 | 第93-106页 |
6.3 铜催化制备苯并[a]咔唑类化合物 | 第106-12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5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122-123页 |
7.2 创新点 | 第123页 |
7.3 课题展望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3页 |
附录 | 第133-185页 |
致谢 | 第185-187页 |
作者简介 | 第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