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高能量锂电池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55页
    1.1 课题来源第13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3 锂电池的研究进展第14-39页
        1.3.1 锂离子电池第15-16页
        1.3.2 锂-空气电池第16-17页
        1.3.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概况第17-26页
        1.3.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概况第26-30页
        1.3.5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研究概况第30-35页
        1.3.6 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研究概况第35-39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55页
第二章 水热-热处理法制备包覆少量碳纳米管的LiMn_2O_4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5-77页
    2.1 引言第55-56页
    2.2 实验第56-58页
        2.2.1 材料的制备第56-57页
        2.2.2 材料的表征第57-58页
        2.2.3 电池的组装和电化学测试第58页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58-71页
        2.3.1 形貌和结构表征第58-64页
        2.3.2 热处理时间对LiMn_2O_4/CNT复合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4-66页
        2.3.3 LiMn_2O_4/CNT复合物与LiMn_2O_4/AC复合物的比较第66-69页
        2.3.4 (LiMn_2O_4/CNT)//AC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性质第69-71页
    2.4 结论和小结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第三章 丙酮辅助的水热反应制备高性能LiMn_2O_4/碳纳米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77-97页
    3.1 引言第77-78页
    3.2 实验第78-80页
        3.2.1 两步法制备Li缺陷和富Li的LiMn_2O_4/CNT复合材料第78-79页
        3.2.2 一步法制备纯LiMn_2O_4和LiMn_2O_4/CNT复合材料第79页
        3.2.3 材料的表征第79-80页
        3.2.4 电化学测试第80页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80-93页
        3.3.1 形貌和结构表征第80-87页
        3.3.2 电化学性能第87-93页
    3.4 结论和小结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第四章 锂离子电池高容量负极复合材料Mn_3O_4/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97-109页
    4.1 引言第97-98页
    4.2 实验第98-100页
        4.2.1 改性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第98-99页
        4.2.2 Mn_3O_4/RGO复合材料的制备第99页
        4.2.3 材料的表征第99页
        4.2.4 电化学测试第99-100页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100-106页
        4.3.1 形貌和结构表征第100-104页
        4.3.2 电化学性能第104-106页
    4.4 结论和小结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09页
第五章 含聚烯烃硬段和聚环氧乙烷导电软段的嵌段共聚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研究第109-130页
    5.1 引言第109-111页
    5.2 实验第111-113页
        5.2.1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第111-112页
        5.2.2 材料的电化学测试第112-113页
        5.2.3 材料的机械性能测试第113页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113-125页
        5.3.1 嵌段聚合物的筛选第113-117页
        5.3.2 聚烯烃嵌段共聚物电解质的性能研究第117-125页
    5.4 结论和小结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0页
第六章 高锂离子导电性Li_(1.4)Al_(0.4)Ge_(0.2)Ti_(1.4)(PO_4)_3/PEO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130-149页
    6.1 引言第130-132页
    6.2 实验第132-134页
        6.2.1 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第132-133页
        6.2.2 材料的电化学测试第133-134页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134-144页
    6.4 结论和小结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4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49-151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51-152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第152-153页
致谢第153-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快速反应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下一篇:稀土过渡金属氧化物磁性、磁热及磁电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