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2-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一) 社会背景 | 第12页 |
(二) 选题缘由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 社区与城市社区 | 第13-14页 |
(二) 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 | 第14页 |
(三) 社区治理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一) 技术体系运用 | 第15页 |
(二) 社团孵化流程 | 第15-16页 |
(三) 实务操作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项目设计 | 第18-35页 |
一、项目背景 | 第18页 |
(一) 社区概况 | 第18页 |
(二) 项目缘起 | 第18页 |
二、问题分析 | 第18-20页 |
(一) 消防设施缺乏 | 第19页 |
(二) 老旧电线乱牵乱挂 | 第19页 |
(三) 车辆乱停放堵塞干道 | 第19页 |
(四) 楼道乱堆放堵塞消防通道 | 第19-20页 |
(五) 消防意识薄弱、知识匮乏 | 第20页 |
三、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一) 增加消防设施 | 第20页 |
(二) 规整空中管线 | 第20页 |
(三) 规范车辆停放 | 第20-21页 |
(四) 疏通消防通道 | 第21页 |
(五) 普及消防知识 | 第21页 |
四、目标与策略 | 第21-22页 |
(一) 项目目标 | 第21页 |
(二) 服务策略 | 第21-22页 |
五、项目策划 | 第22-31页 |
(一) 需求调查 | 第22-23页 |
(二) 发现骨干 | 第23-24页 |
(三) 培养领袖 | 第24-25页 |
(四) 组建社团 | 第25-26页 |
(五) 自治管理 | 第26-28页 |
(六) 持续发展 | 第28-29页 |
(七) 引向公益 | 第29-31页 |
六、优势分析 | 第31-32页 |
(一) 专业团队督导 | 第31页 |
(二) 专项经费支持 | 第31页 |
(三) 专业技术支撑 | 第31页 |
(四) 活动场地充裕 | 第31页 |
(五) 设施设备齐全 | 第31页 |
(六) 群众参与广泛 | 第31-32页 |
七、风险评估 | 第32页 |
(一) 安全性 | 第32页 |
(二) 积极性 | 第32页 |
(三) 匹配度 | 第32页 |
(四) 接受度 | 第32页 |
八、 抗风险措施 | 第32-33页 |
(一) 岗前培训 | 第32页 |
(二) 资源整合 | 第32页 |
(三) 优势互补 | 第32页 |
(四) 利益引导 | 第32-33页 |
九、预期收益 | 第33-34页 |
(一) 惠民政策得到落实 | 第33页 |
(二) 居住环境更加适宜 | 第33页 |
(三) 服务队伍日益壮大 | 第33页 |
(四) 激励机制持续发展 | 第33-34页 |
(五) 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 第34页 |
(六) 树立品牌提升幸福感 | 第34页 |
十、经费预算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项目运作 | 第35-81页 |
一、需求调查:召开消防安全讨论会 | 第35-48页 |
(一) 破冰游戏:消防安全知识有奖问答 | 第35-37页 |
(二) 话题导入:小区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 第37-41页 |
(三) 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 第41-44页 |
(四) 寻找办法: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能够做什么 | 第44-48页 |
(五) 小结 | 第48页 |
二、发现骨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第48-57页 |
(一) 各执行团队制定行动方案 | 第48-50页 |
(二) 活动一:楼道清理义务劳动 | 第50-55页 |
(三) 活动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 第55-56页 |
(四) 小结 | 第56-57页 |
三、培养领袖:引入社区自治新理念 | 第57-60页 |
(一) 联谊活动:“一日游” | 第57页 |
(二) 理念树立:社区是居民的 | 第57-58页 |
(三) 能力培养:参与式工作法 | 第58页 |
(四) 项目解读:平安花园小区消防安全应急处置项目 | 第58-59页 |
(五) 小结 | 第59-60页 |
四、组建社团:成立“消防瞭望台” | 第60-63页 |
(一) 破冰游戏:抱成团,一家亲 | 第60页 |
(二) 话题导入:成立消防安全志愿服务队 | 第60-62页 |
(三) 小结 | 第62-63页 |
五、自治管理:自治公约内化为行动 | 第63-66页 |
(一) 话题导入:对于社团的内部管理,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 第63页 |
(二) 话题讨论:按照分类的话题进行分组讨论 | 第63-64页 |
(三) 起草自治公约,形成草案 | 第64页 |
(四) 对形成的草案进行协商表决 | 第64-65页 |
(五) 组建执行团队开展行动 | 第65页 |
(六) 小结 | 第65-66页 |
六、持续发展:积分兑换激励保障 | 第66-69页 |
(一) 破冰游戏:邻里互助 | 第66-67页 |
(二) 建立积分激励机制 | 第67-68页 |
(三) 建立兑换管理机制 | 第68-69页 |
(四) 小结 | 第69页 |
七、引向公益:常态化志愿服务行动 | 第69-81页 |
(一) 各志愿服务项目小组制定行动方案 | 第69-72页 |
(二) 活动一:义务巡逻 | 第72-74页 |
(三) 活动二:车辆引导自治管理 | 第74-75页 |
(四) 活动三: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 第75-76页 |
(五) 活动四:消防逃生、疏散演练 | 第76-78页 |
(六) 活动五:积分兑换 | 第78-79页 |
(七) 小结 | 第79-81页 |
第四部分 项目评估 | 第81-97页 |
一、评估方法 | 第81页 |
二、评估程序 | 第81页 |
三、评估过程及结果 | 第81-91页 |
(一) 破冰游戏 | 第81-82页 |
(二) 制定评估指标 | 第82-85页 |
(三) 制定各项指标权重 | 第85-87页 |
(四) 分组评估打分 | 第87-88页 |
(五) 小组分享 | 第88页 |
(六) 协商表决评估指标 | 第88-89页 |
(七) 协商表决指标权重 | 第89-90页 |
(八) 评估打分 | 第90-91页 |
四、项目实际收益 | 第91-94页 |
(一) 强化了组织领导 | 第91-92页 |
(二) 盘活了服务队伍 | 第92页 |
(三) 丰富了活动内容 | 第92页 |
(四) 建立了管理制度 | 第92页 |
(五) 落实了激励保障 | 第92-93页 |
(六) 硬件设施更完备 | 第93页 |
(七) 宣传氛围更浓厚 | 第93页 |
(八) 环境卫生更整洁 | 第93页 |
(九) 公共秩序更井然 | 第93-94页 |
(十) 消防知识更普及 | 第94页 |
(十一) 提高了居民参与度 | 第94页 |
(十二) 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 第94页 |
(十三) 创建了社区品牌 | 第94页 |
五、专业反思 | 第94-97页 |
(一) 经验总结 | 第95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95-97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97-100页 |
一、学术发现 | 第97-98页 |
(一) 社区建设的方向性转变 | 第97页 |
(二) 社区群干的职业化转变 | 第97页 |
(三) 社会技术的导向性转变 | 第97页 |
(四) 治理方式的专业化转变 | 第97-98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98-100页 |
(一) 合理定位:政府、组织、居民多元互动 | 第98页 |
(二) 资源整合:信息、财政、设施配套支撑 | 第98页 |
(三) 价值重塑:社会资本重构与参与意识提升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