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电气设备、观通设备论文--船用强电设备论文--电站、电网论文

船舶电站并车自动化以及协调保护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船舶电力系统特征第10-12页
    1.3 船舶电站自动化装置的发展现状第12-13页
    1.4 船舶电力系统及其保护的研究发展现状第13-18页
        1.4.1 电流保护第13-14页
        1.4.2 差动保护第14-16页
        1.4.3 自适应保护第16-17页
        1.4.4 限流保护第17-18页
    1.5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8-19页
第二章 船舶同步发电机自动并车与自动解列第19-45页
    2.1 船舶同步发电机自动并车原理第19-24页
        2.1.1 船舶同步发电机并车运行条件第20页
        2.1.2 船舶同步发电机并车运行第20-24页
    2.2 船舶同步发电机并车方式第24-33页
        2.2.1 手动并车运行第24-25页
        2.2.2 自动并车运行第25-33页
    2.3 基于Matlab的自动并车与自动解列仿真研究第33-44页
        2.3.1 建模分析第33-34页
        2.3.2 合闸条件检测单元第34-36页
        2.3.3 测量模块第36-37页
        2.3.4 监测模块第37-38页
        2.3.5 并车与解列前降速与降压模型第38-40页
        2.3.6 仿真结果分析第40-44页
    2.4 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船舶环形电力系统网络保护方法研究第45-52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闭环网络传统保护性能分析第46-47页
    3.3 故障区域定位判据分析第47-48页
    3.4.闭环保护方案第48-51页
        3.4.1 传统保护方案的缺点第48-49页
        3.4.2 本保护方案的具体思想第49-50页
        3.4.3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后备保护第50-51页
    3.5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船舶电网电流保护协调性分析软件设计第52-59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电流保护协调性分析软件的设计第52-55页
        4.2.1 软件设计基本流程第52-53页
        4.2.2 GUI界面设计实现第53-54页
        4.2.3 保护动作反时限特性曲线第54页
        4.2.4 GUI界面控件回调程序的设计第54-55页
    4.3 仿真验证第55-58页
        4.3.1 Simulink搭建的船舶电力系统模型第55页
        4.3.2 GUI和Simulink之间参数传递第55-56页
        4.3.3 Simulink仿真结果分析第56-58页
    4.4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5.1 全文总结第59-60页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67-68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伤性异位骨化早期相关因子的研究
下一篇:微电极阵技术检测鞣酸对兔心室肌晚钠电流及激动传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