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数据包分析的被动漏洞扫描技术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7页
    1.1 漏洞扫描技术研究背景第13页
    1.2 漏洞扫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主要工作内容第15页
    1.4 论文章节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漏洞扫描技术分析第17-23页
    2.1 漏洞概述第17-18页
        2.1.1 漏洞的定义第17页
        2.1.2 漏洞的产生原因第17页
        2.1.3 漏洞的危害第17-18页
    2.2 漏洞扫描技术第18-19页
        2.2.1 基于主机的漏洞扫描第18-19页
        2.2.2 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第19页
    2.3 被动漏洞扫描软件方案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3页
第三章 基于抓包的应用层协议及软件识别第23-41页
    3.1 网络数据包结构分析第23-28页
        3.1.1 pcap文件格式第23-25页
        3.1.2 IP数据报结构第25-26页
        3.1.3 TCP数据包结构第26-28页
    3.2 应用层协议及软件识别方法分析第28-30页
        3.2.1 基于端口识别协议第28页
        3.2.2 基于负载识别协议第28-29页
        3.2.3 基于测度识别协议第29页
        3.2.4 结合整体系统进行方法分析第29-30页
    3.3 基于交互行为的软件识别技术第30-37页
        3.3.1 理论依据第30-31页
        3.3.2 信息提取及模版库的构建第31-33页
        3.3.3 模糊匹配算法第33-35页
        3.3.4 算法验证第35-37页
    3.4 浏览器并发请求资源数辅助识别第37-38页
    3.5 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应用协议及软件识别第38-40页
        3.5.1 改进的字符串匹配法第38-39页
        3.5.2 多种方法联合识别第39-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被动式网络漏洞扫描技术第41-47页
    4.1 基于数据包分析的数据收集第41页
    4.2 漏洞数据库的设计第41-44页
    4.3 漏洞匹配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软件实现及测试第47-57页
    5.1 开发工具及环境第47页
    5.2 系统整体架构第47-48页
    5.3 重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48-53页
        5.3.1 数据包解析模块第48-49页
        5.3.2 应用层协议及软件识别模块第49-50页
        5.3.3 FTP软件识别模块第50-51页
        5.3.4 漏洞库模块第51-53页
    5.4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第53-55页
        5.4.1 系统测试环境第53-54页
        5.4.2 系统测试结果第54-55页
        5.4.3 测试结果分析第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57-59页
    6.1 论文总结第57页
    6.2 前景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3页
作者简介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疼痛护理管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效果研究
下一篇:聚焦自主创新战略的中小科技型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研究--以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