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评述 | 第10-15页 |
三、思路方法与研究创新 | 第15-18页 |
第一章 公民权利保障与警察执法基本理论 | 第18-34页 |
一、公民权利保障理论 | 第18-21页 |
(一) 西方人权理论 | 第18-20页 |
(二) 社会主义与人权 | 第20-21页 |
二、公民权利保障与警察执法的关系 | 第21-28页 |
(一) 警察执法与公民权利保障的关系考察 | 第21-23页 |
(二) 警察执法与公民权利保障的冲突 | 第23-25页 |
(三) 警察执法与公民权利保障的平衡 | 第25-28页 |
三、公民权利保障视野下的警察执法 | 第28-34页 |
(一) 公民权利保障为终极目标 | 第28-30页 |
(二) 服务型是警察执法基石 | 第30-31页 |
(三) 程序正义是不懈追求 | 第31-34页 |
第二章 公民权利保障视野下中国警察执法的历史考察 | 第34-52页 |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公民权利保障与警察执法 | 第34-40页 |
(一) 新中国建立前的公民权利保障 | 第34-38页 |
(二) 新中国建立前的警察执法 | 第38-40页 |
二、改革开放前的公民权利保障与警察执法 | 第40-47页 |
(一) 改革开放前的公民权利保障 | 第40-44页 |
(二) 改革开放前的警察执法 | 第44-47页 |
三、改革开放后的公民权利保障与警察执法 | 第47-52页 |
(一) 改革开放后的公民权利保障 | 第47-49页 |
(二) 改革开放后的警察执法 | 第49-52页 |
第三章 公民权利保障视野下中国警察执法现状分析 | 第52-73页 |
一、当前我国警察执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2-58页 |
(一) 警察执法现状 | 第53-55页 |
(二) 警察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5-58页 |
二、我国警察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8-73页 |
(一) 公民权利意识淡漠 | 第59-61页 |
(二) 执法理念滞后 | 第61-66页 |
(三) 法律规制尚不健全 | 第66-70页 |
(四) 监督制约机制亟待完善 | 第70-73页 |
第四章 公民权利保障视野下警察执法的域外借鉴 | 第73-95页 |
一、美国警察执法与公民权利保障 | 第73-77页 |
(一) 立法规制 | 第73-74页 |
(二) 司法干预 | 第74-75页 |
(三) 行政干预 | 第75-76页 |
(四) 内部规范和控制 | 第76-77页 |
二、日本警察执法与公民权利保障 | 第77-82页 |
(一) 儒家文化主导 | 第78-80页 |
(二) 与国民共存 | 第80-81页 |
(三) 立法规制 | 第81-82页 |
三、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警察执法与公民权利保障 | 第82-84页 |
(一) 核心价值理念的培育 | 第82页 |
(二) 立法规制 | 第82-84页 |
(三) 执法监督 | 第84页 |
(四) 内部管理 | 第84页 |
四、中国台湾地区警察执法与公民权利保障 | 第84-87页 |
(一) 公民基本权利面对警察执法可展现的功能 | 第84-85页 |
(二) 警察对于人身自由保障制度应有的认识 | 第85-86页 |
(三) 警察避免侵犯公民权利的执法原则 | 第86-87页 |
五、国际公约中警察执法的公民权利保障 | 第87-95页 |
(一) 与警察执法相关的国际人权公约体系 | 第87-88页 |
(二) 国际人权公约中有关警察执法公民权利保障的标准 | 第88-95页 |
第五章 公民权利保障视野下当代中国警察执法的路径选择 | 第95-123页 |
一、树立公民权利保障的理念 | 第95-102页 |
(一) 提高公民权利意识 | 第96-97页 |
(二) 开展公民权利教育 | 第97-99页 |
(三) 加强公民权利保障的顶层设计 | 第99-102页 |
二、营造警察执法工作中公民权利保障之法治环境 | 第102-108页 |
(一) 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 | 第102-104页 |
(二) 公民权利:民主法治理论的逻辑起点 | 第104-106页 |
(三) 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实践中警察执法理性反思 | 第106-108页 |
三、加强警察执法的法律规制 | 第108-114页 |
(一) 完善相关立法 | 第108-110页 |
(二) 优化司法干预 | 第110-113页 |
(三) 加强行政管控 | 第113-114页 |
四、完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 | 第114-123页 |
(一) 以权利制约权力 | 第115-116页 |
(二) 以权力制约权力 | 第116-117页 |
(三) 社会监督为主要途径 | 第117-120页 |
(四) 完善行政救济制度 | 第120-123页 |
结语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4页 |
附录 | 第134-137页 |
后记 | 第137-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