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P2P网络平台的风险监控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4-15页
        1.2.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2.2 研究思路第15页
    1.3 主要内容与文章结构第15-17页
    1.4 创新点和研究重难点第17-18页
        1.4.1 创新点第17页
        1.4.2 重难点第17-18页
2 P2P网络借贷的文献综述第18-22页
    2.1 平台起源与发展研究第18-19页
    2.2 网贷平台的风险研究第19-20页
    2.3 风险监控的政策研究第20页
    2.4 小结与述评第20-22页
3 P2P网贷市场现状及运营模式分析第22-39页
    3.1 网贷平台的行业现状第22-27页
        3.1.1 国外行业现状第22-24页
        3.1.2 国内行业现状第24-27页
    3.2 网贷平台分类及特征第27-34页
        3.2.1 线上纯中介型第27-30页
        3.2.2 线上复合中介型第30-32页
        3.2.3 线上线下复合中介型第32-33页
        3.2.4 纯公益型第33-34页
    3.3 国内外网贷平台差异第34-37页
        3.3.1 平台运营模式分析第34-35页
        3.3.2 借贷额度和利率分析第35页
        3.3.3 风险控制对比第35-37页
        3.3.4 行业投资环境对比第37页
    3.4 网贷与传统借贷差异第37-39页
4 P2P网络借贷风险评级及管控第39-52页
    4.1 网贷行业的风险来源第39-42页
        4.1.1 法律风险第39-40页
        4.1.2 信用风险第40-41页
        4.1.3 操作风险第41页
        4.1.4 市场风险第41-42页
        4.1.5 流动性风险第42页
    4.2 实例:红岭创投为例第42-44页
    4.3 网贷平台的风险评级第44-48页
        4.3.1 评级方法及评级指标第45-46页
        4.3.2 数据来源及选择第46-47页
        4.3.3 评级结果第47-48页
    4.4 风险控制的关键问题第48-52页
        4.4.1 监管政策和法律规范第48-50页
        4.4.2 平台资金托管制度第50-52页
5 P2P网络借贷风险监控的政策建议第52-59页
    5.1 P2P网络借贷监管方向第52-53页
    5.2 P2P网络借贷监控要求第53-54页
    5.3 P2P网络借贷监控建议第54-59页
        5.3.1 政府监管第54-57页
        5.3.2 平台防控第57-5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6.1 研究总结第59-60页
    6.2 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质金属蛋白酶响应性纳米载药体系的建立及评价
下一篇:基于树状分子PAMAM及温敏漂浮凝胶的膀胱灌注载药体系的构建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