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小组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的实务研究--以大庆市B社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3.1 困境儿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3.2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抗逆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6页
        1.4.1 访谈法第14-15页
        1.4.2 观察法第15页
        1.4.3 量表法第15-16页
    1.5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第17-20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7-18页
        2.1.1 小组工作第17页
        2.1.2 困境儿童第17页
        2.1.3 抗逆力第17-18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8-20页
        2.2.1 优势视角理论第18页
        2.2.2 社会学习理论第18-19页
        2.2.3 抗逆力理论第19-20页
第三章 B社区困境儿童抗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0-26页
    3.1 社区困境儿童的基本情况介绍第20页
    3.2 社区困境儿童抗逆力现状及表现第20-24页
        3.2.1 社区困境儿童抗逆力现状第20-23页
        3.2.2 社区困境儿童抗逆力低的表现第23-24页
    3.3 困境儿童抗逆力影响因素第24-26页
        3.3.1 个人因素第24页
        3.3.2 家庭因素第24-25页
        3.3.3 学校因素第25-26页
第四章 小组工作介入方案设计、实施与评估第26-46页
    4.1 介入方案设计第26-28页
        4.1.1 小组理念第26页
        4.1.2 小组目标第26-27页
        4.1.3 小组成员第27页
        4.1.4 活动设计第27-28页
        4.1.5 评估方法第28页
    4.2 小组活动方案实施第28-43页
        4.2.1 小组初期第28-35页
        4.2.2 小组中期第35-40页
        4.2.3 小组后期第40-43页
    4.3 小组活动结果评估第43-46页
        4.3.1 服务对象评估第43-44页
        4.3.2 社会工作者评估第44-46页
第五章 小组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的研究结论及建议第46-50页
    5.1 研究结论第46-47页
        5.1.1 社会工作专业介入有助于改变困境儿童的抗逆力较弱的现状第46页
        5.1.2 小组工作是提升困境儿童抗逆力的有效途径第46-47页
        5.1.3 困境儿童抗逆力的提升需要从内外保护因子共同入手第47页
    5.2 研究的局限性第47-48页
        5.2.1 介入方法比较单一第47页
        5.2.2 专业服务缺乏一定的持续性第47页
        5.2.3 服务对象范围比较狭窄第47-48页
    5.3 研究建议第48-50页
        5.3.1 个人层面第48页
        5.3.2 家庭层面第48页
        5.3.3 学校层面第48-49页
        5.3.4 社区层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月东油田浅海钻井液体系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社区文化养老问题研究--以大庆市X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