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第15-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1-36页 |
·生态经济绩效及相关概念 | 第21-24页 |
·企业绩效的定义 | 第21-22页 |
·企业绩效评价的演化 | 第22页 |
·绩效评价文献述评 | 第22-24页 |
·生态经济绩效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 第24-31页 |
·传统经济效率研究综述 | 第24页 |
·生态经济绩效理论文献综述 | 第24-28页 |
·生态经济绩效应用文献综述 | 第28-31页 |
·理论基础 | 第31-36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31-33页 |
·工业生态学理论 | 第33-34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4页 |
·环境经济学理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基于DEA 的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 | 第36-64页 |
·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DEA 方法 | 第36-38页 |
·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建立 | 第38-46页 |
·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目的 | 第39-40页 |
·生态经济效率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0-41页 |
·生态经济效率指标体系的各个子系统 | 第41-45页 |
·数据来源 | 第45页 |
·数据处理 | 第45-46页 |
·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46-57页 |
·规模效率分析 | 第49-51页 |
·规模收益特征 | 第51页 |
·生态经济效率的跨期比较 | 第51-52页 |
·基于不同所有制的效率比较 | 第52-53页 |
·基于不同经济带的效率比较 | 第53-54页 |
·基于分批次的DEA 分析 | 第54-57页 |
·基于Malmquist 指数的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动态分析 | 第57-64页 |
·Malmquist 指数原理 | 第57-59页 |
·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分解 | 第59-61页 |
·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提高的潜力 | 第61-64页 |
第四章 基于综合评价的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果测度 | 第64-91页 |
·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果评价模型 | 第64-65页 |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筛选 | 第65-73页 |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65-66页 |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优化 | 第66-71页 |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1-73页 |
·基于AHP 指标权重确定 | 第73-77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原理 | 第73-74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74-77页 |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77-91页 |
·综合权重的确定与数据处理 | 第77-79页 |
·综合评价模型的测算结果 | 第79-82页 |
·结果分析 | 第82-91页 |
第五章 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91-111页 |
·影响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的因素分析 | 第91-97页 |
·钢铁企业科技创新因素 | 第91-93页 |
·钢铁企业制度创新因素 | 第93页 |
·钢铁企业规模因素 | 第93-94页 |
·钢铁企业管理创新因素 | 第94-95页 |
·钢铁企业创新文化因素 | 第95-97页 |
·基于面板数据的技术、规模对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97-111页 |
·钢铁企业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 第97-98页 |
·钢铁企业技术经济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98页 |
·钢铁企业技术经济水平确定 | 第98-100页 |
·钢铁企业技术、规模对绩效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100-111页 |
第六章 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的对策分析 | 第111-128页 |
·技术创新 | 第111-115页 |
·完善面向市场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 第112-113页 |
·追踪国际前沿,建立先进的生产线 | 第113页 |
·实现关键钢铁装备国产化 | 第113-114页 |
·以点带面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 第114页 |
·点面结合,全方位的开展创新活动 | 第114-115页 |
·构建科学的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体系 | 第115页 |
·制度变革 | 第115-119页 |
·制度创新内容 | 第116页 |
·制度创新对策 | 第116-119页 |
·钢铁企业规模优化 | 第119-124页 |
·钢铁企业规模经济性相关文献结论 | 第119-120页 |
·本研究有关规模对钢企生态经济绩效影响结论 | 第120-121页 |
·钢铁企业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分析 | 第121-122页 |
·有效竞争下优化钢铁企业规模 | 第122-124页 |
·管理创新 | 第124-126页 |
·加强生产质量管理创新 | 第124页 |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创新 | 第124-125页 |
·加强财务管理创新 | 第125-126页 |
·基于生态理念构建企业创新文化 | 第126-128页 |
·构建钢铁企业创新文化的措施 | 第126-127页 |
·宝钢集团企业创新文化案例分析 | 第127-12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3页 |
·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128-131页 |
·主要工作 | 第128-129页 |
·主要结论 | 第129-131页 |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第131-133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31-132页 |
·研究展望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43-145页 |
致谢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