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8-14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 | 第10-12页 |
1.2.2 标识设备在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第12页 |
1.3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论文各章节内容简介 | 第13-14页 |
2 标识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及主要技术应用 | 第14-30页 |
2.1 标识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14页 |
2.2 PLC运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第14-17页 |
2.2.1 运动控制的概念 | 第14-15页 |
2.2.2 运动控制的基本要素 | 第15页 |
2.2.3 PLC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 第15-17页 |
2.3 伺服驱动技术的应用 | 第17-24页 |
2.3.1 伺服系统简介 | 第17-18页 |
2.3.2 伺服驱动系统原理 | 第18-19页 |
2.3.3 伺服系统部件选型计算 | 第19-22页 |
2.3.4 伺服系统与控制器电路设计 | 第22-24页 |
2.4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应用 | 第24-29页 |
2.4.1 激光器在标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第24页 |
2.4.2 测量值的线性优化 | 第24-27页 |
2.4.3 倾斜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T-CPU作为核心部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第30-54页 |
3.1 T-CPU作为运动控制器的优势 | 第30-32页 |
3.2 T-CPU的硬件组态及通讯设置 | 第32-38页 |
3.2.1 IM174硬件组态 | 第32-36页 |
3.2.2 分布式I/O组态 | 第36-37页 |
3.2.3 系统网络组态 | 第37-38页 |
3.3 利用Technology组态轴及凸轮盘 | 第38-46页 |
3.3.1 轴和凸轮盘的创建及组态 | 第38-41页 |
3.3.2 基于凸轮盘实现字符标识运动 | 第41-46页 |
3.4 接口模块IM174 | 第46-53页 |
3.4.1 IM174功能介绍 | 第46-48页 |
3.4.2 使用IM174接口模块回原点 | 第48-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控制系统人机界面设计 | 第54-63页 |
4.1 利用WinCC flexible组态画面 | 第54-56页 |
4.2 系统主要的监控界面说明 | 第56-60页 |
4.2.1 手动界面 | 第56-57页 |
4.2.2 自动画面 | 第57-58页 |
4.2.3 参数设置界面 | 第58页 |
4.2.4 报警显示界面 | 第58-60页 |
4.3 通信设置 | 第60-62页 |
4.3.1 计算机与HMI设备的通信设置 | 第60页 |
4.3.2 HMI设备与PLC的通信设置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系统运行结果及误差分析 | 第63-68页 |
5.1 系统运行误差分析 | 第63-66页 |
5.1.1 调整增益系数Kv | 第63-65页 |
5.1.2 调节时间常数vTc | 第65-66页 |
5.2 系统运行结果说明 | 第66-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结论 | 第68-69页 |
7 展望 | 第69-70页 |
8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10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