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串口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串口服务器的系统设计 | 第13-17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3-15页 |
·模块结构设计 | 第15-16页 |
·关键技术简介 | 第16-17页 |
第3章 串口服务器的硬件设计 | 第17-26页 |
·硬件平台概述 | 第17页 |
·核心处理器模块 | 第17-19页 |
·串行接口模块 | 第19-24页 |
·通用异步收发器 | 第19-21页 |
·UART扩展芯片V554 | 第21-22页 |
·混合模式芯片SP336E | 第22-24页 |
·网络接口模块 | 第24-25页 |
·其他模块介绍 | 第25-26页 |
第4章 串口服务器的软件设计 | 第26-59页 |
·系统软件的整体构架 | 第26-28页 |
·串口模块的设计 | 第28-33页 |
·Linux下的串口操作 | 第28-31页 |
·构建硬件抽象层 | 第31-33页 |
·TCP/IP协议的实现 | 第33-40页 |
·C/S设计模式 | 第33-35页 |
·服务器模型的比较 | 第35-37页 |
·双向通信的设计方案 | 第37-38页 |
·状态监测 | 第38-40页 |
·进程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40-42页 |
·封包策略 | 第42-48页 |
·封装和解包 | 第42-47页 |
·Nagle算法 | 第47页 |
·封包策略 | 第47-48页 |
·数据缓冲区模块的实现 | 第48-50页 |
·参数配置模块的设计 | 第50-56页 |
·远程设置参数的实现过程 | 第52-55页 |
·串口方式配置参数 | 第55-56页 |
·安装与编译 | 第56-59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59-68页 |
·虚拟串口软件 | 第59-61页 |
·搭建测试平台 | 第61-62页 |
·性能测试 | 第62-68页 |
·实时性测试 | 第62-64页 |
·丢包率测试 | 第64-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