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2-14页 |
第三节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4页 |
二、可能的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31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22页 |
一、知识产权 | 第15-16页 |
二、区域创新 | 第16-17页 |
三、经济集聚 | 第17-22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执法强度与区域创新的研究 | 第22-26页 |
一、知识产权执法强度和区域创新的理论研究 | 第22-23页 |
二、知识产权执法强度与区域创新的经验研究 | 第23-26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执法强度与经济集聚关系的研究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区域创新与经济集聚关系的研究 | 第27-30页 |
一、区域创新与经济集聚关系的理论命题 | 第27-28页 |
二、区域创新与经济集聚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28-30页 |
第五节 研究述评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知识产权执法强度、区域创新与经济集聚的理论分析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基本假设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基本模型 | 第32-35页 |
一、需求 | 第32页 |
二、产品市场 | 第32-33页 |
三、经济集聚与地区自主创新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均衡状态 | 第35页 |
第四节 集聚效应 | 第35-36页 |
第五节 知识产权执法强度效应分析 | 第36-39页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39页 |
第四章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强度、区域创新与经济集聚的实证研究 | 第39-54页 |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 第40-42页 |
一、门限回归模型 | 第40页 |
二、模型构建 | 第40-41页 |
三、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来源 | 第41-42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执法强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2-45页 |
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执法强度水平测度现状 | 第45页 |
第四节 低知识产权执法强度的地区的实证检验 | 第45-49页 |
一、平稳性检验 | 第46页 |
二、协整检验和模型设定形式检验 | 第46-48页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第五节 高知识产权执法强度区域的实证检验结果 | 第49-53页 |
一、平稳性检验 | 第49-50页 |
二、门槛效应分析 | 第50-53页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4-55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5-56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