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视论文--电视中心、电视设备论文--电视中心管理系统论文

基于4G和GPON组合技术的水质视频监控系统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0-23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水质监控系统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水质监控系统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第13-15页
        1.3.1 Zigbee无线技术第13-14页
        1.3.2 GSM、GPRS、3G、4G技术第14-15页
    1.4 水质监测第15-21页
        1.4.1 水质监测作业第15-16页
        1.4.2 水质监测标准第16-17页
        1.4.3 水质参数说明第17-19页
        1.4.4 无线监控系统研究第19-20页
        1.4.5 水质监测设备第20-21页
    1.5 数字图像原理第21页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1-22页
    1.7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2页
    1.8 本章小结第22-23页
2 4G和GPON技术概论第23-48页
    2.1 4G演进概念第23-24页
    2.2 4G基本原理第24-25页
        2.2.1 频域多址技术第24页
        2.2.2 多天线技术-MIMO第24页
        2.2.3 TD-LTE与LTE FDD技术综合对比第24-25页
    2.3 杭州LTE网络现状第25-33页
        2.3.1 网络能力展现类演示第26-27页
        2.3.2 个人用户业务演示第27-29页
        2.3.3 行业用户业务演示第29-31页
        2.3.4 公用设施体验第31-32页
        2.3.5 平滑演进基站演示第32-33页
    2.4 优化方案和实践第33-36页
        2.4.1 新站入网及单站优化第34页
        2.4.2 簇优化及片区优化第34-36页
    2.5 优化成果第36-42页
        2.5.1 优化簇优化概况第36-38页
        2.5.2 一阶段主城区19个簇优化结果第38-41页
        2.5.3 武林商圈100%加扰测试及对比测试情况第41-42页
    2.6 GPON概念第42-43页
    2.7 GPON原理第43-45页
        2.7.1 GPON网络架构第43-44页
        2.7.2 GPON原理-数据复用第44-45页
    2.8 GPON组网第45-46页
    2.9 GPON接入场景第46-47页
        2.9.1 GPON接入场景一(ODN近端放置)第46页
        2.9.2 GPON接入场景二(预覆盖模式)第46-47页
        2.9.3 GPON接入场景三(FTTH模式)第47页
        2.9.4 GPON接入场景四(FTTB模式)第47页
    2.10 本章小结第47-48页
3 水质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第48-54页
    3.1 视频监控设计原则第49-50页
    3.2 视频传输网络设计第50-51页
    3.3 视频监控各层次设计介绍第51-54页
        3.3.1 接入层网络第51-53页
        3.3.2 汇聚层网络第53页
        3.3.3 核心层网络第53-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页
4 水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与分析第54-65页
    4.1 现场水质采集的硬件条件第54页
    4.2 接入层GPON系统结构设计第54-55页
    4.3 水质视频监控系统点位分布第55-56页
    4.4 手机终端软件下载第56-58页
    4.5 实验结果数据处理第58-61页
        4.5.1 图像资料初始化分析第58页
        4.5.2 数据转换第58-59页
        4.5.3 关联系规则及判定树第59-61页
    4.6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1-65页
        4.6.1 摄像头在线与离线状态对比第61-62页
        4.6.2 实时预览第62-63页
        4.6.3 色度变化对比第63-65页
    4.7 本章小结第65页
5 总结和展望第65-67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65-66页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SDN防火墙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研究
下一篇:知识产权执法强度、区域创新与经济集聚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