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 1.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 1.2.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13-16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1.3.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1.4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第17-28页 |
| 2.1 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 2.1.1 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 第17-20页 |
| 2.1.2 能源产业内涵及分类 | 第20页 |
| 2.1.3 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渊源 | 第20-22页 |
| 2.2 文献述评 | 第22-28页 |
| 2.2.1 能源产业要素错配文献述评 | 第22-24页 |
| 2.2.2 能源产业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文献述评 | 第24-28页 |
| 第三章 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37页 |
| 3.1 我国能源产业整体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 3.2 我国能源产业四个子行业发展情况 | 第30-33页 |
| 3.3 我国能源产业投资发展现状 | 第33-37页 |
| 第四章 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测度方法 | 第37-44页 |
| 4.1 理论框架 | 第37-40页 |
| 4.2 估计方法 | 第40-42页 |
| 4.3 参数校正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能源产业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实证研究 | 第44-54页 |
|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44-45页 |
| 5.2 典型事实 | 第45-47页 |
| 5.3 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结果 | 第47-51页 |
| 5.4 要素错配对企业间生产率差异影响的实证结果 | 第51-52页 |
| 5.5 矫正要素错配后能源各行业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增长情况 | 第52-54页 |
| 第六章 能源产业要素错配的主要来源分析 | 第54-59页 |
| 6.1 能源产业要素错配主要来源的理论分析 | 第54-55页 |
| 6.2 能源产业要素错配主要来源的实证分析 | 第55-59页 |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9-64页 |
| 7.1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 7.2 政策建议 | 第60-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