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我国能源产业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研究--以我国能源企业微观数据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9-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现状第11-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1.2.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第13-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2 研究框架第15-16页
    1.4 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第17-28页
    2.1 理论基础第17-22页
        2.1.1 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第17-20页
        2.1.2 能源产业内涵及分类第20页
        2.1.3 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渊源第20-22页
    2.2 文献述评第22-28页
        2.2.1 能源产业要素错配文献述评第22-24页
        2.2.2 能源产业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文献述评第24-28页
第三章 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第28-37页
    3.1 我国能源产业整体发展现状第28-30页
    3.2 我国能源产业四个子行业发展情况第30-33页
    3.3 我国能源产业投资发展现状第33-37页
第四章 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测度方法第37-44页
    4.1 理论框架第37-40页
    4.2 估计方法第40-42页
    4.3 参数校正第42-44页
第五章 能源产业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实证研究第44-54页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44-45页
    5.2 典型事实第45-47页
    5.3 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结果第47-51页
    5.4 要素错配对企业间生产率差异影响的实证结果第51-52页
    5.5 矫正要素错配后能源各行业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增长情况第52-54页
第六章 能源产业要素错配的主要来源分析第54-59页
    6.1 能源产业要素错配主要来源的理论分析第54-55页
    6.2 能源产业要素错配主要来源的实证分析第55-59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9-64页
    7.1 主要结论第59-60页
    7.2 政策建议第60-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的绩效分析
下一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结构转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