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2 苜蓿种质资源概述 | 第10-12页 |
| 2.1 苜蓿的特点 | 第10页 |
| 2.2 分布特征及应用价值 | 第10-11页 |
| 2.3 苜蓿的抗旱性研究 | 第11-12页 |
| 3 高等植物体内脯氨酸代谢及其相关酶类基因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4 PEG干旱胁迫对植物种子的作用机制 | 第15-16页 |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PEG干旱胁迫对5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第17-2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 1.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 1.2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17-18页 |
| 1.4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3页 |
| 2.1 PEG干旱胁迫对5个苜蓿品种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18-19页 |
| 2.2 PEG干旱胁迫对5个苜蓿品种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第19-20页 |
| 2.3 PEG干旱胁迫对5个苜蓿品种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 第20-21页 |
| 2.4 PEG干旱胁迫对5个苜蓿品种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 第21-22页 |
| 2.5 PEG干旱胁迫对5个苜蓿品种种子胁迫萌发指数的影响 | 第22-23页 |
| 3 讨论 | 第23页 |
| 4 小结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不同浓度PEG胁迫对5个苜蓿品种幼苗脯氨酸代谢及其关键酶的影响 | 第25-3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页 |
| 1.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 1.2 试验设计 | 第25页 |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5页 |
| 1.4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 2.1 不同浓度PEG胁迫对5个苜蓿品种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 2.2 不同浓度PEG胁迫对5个苜蓿品种δ-OAT活性的影响 | 第27-29页 |
| 2.3 不同浓度PEG胁迫对5个苜蓿品种P5CS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 2.4 不同浓度PEG胁迫对5个苜蓿品种ProDH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 3 讨论 | 第31-33页 |
| 4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20% PEG胁迫下5个苜蓿品种脯氨酸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 第34-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页 |
| 1.1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 1.2 试验设计 | 第34页 |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4页 |
| 1.4 数据处理 | 第3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 2.1 20% PEG胁迫不同时间对5个苜蓿品种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 2.2 20% PEG胁迫不同时间对5个苜蓿品种δ-OAT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 2.3 20% PEG胁迫不同时间对5个苜蓿品种P5CS活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 2.4 20% PEG胁迫不同时间对5个苜蓿品种ProDH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 讨论 | 第40-41页 |
| 4 小结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Abstract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