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稀有金属冶炼论文--稀土金属冶炼论文

从钕铁硼废料中回收稀土元素的新工艺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2-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9页
    1.1 引言第17-18页
    1.2 世界稀土资源概况第18-25页
        1.2.1 世界稀土资源储备第18-20页
        1.2.2 世界稀土生产概况第20-22页
        1.2.3 稀土矿开采及环境问题第22-25页
    1.3 钕铁硼材料概况第25-30页
        1.3.1 稀土元素在材料中的应用第25-26页
        1.3.2 钕铁硼材料基础物理化学性质第26-28页
        1.3.3 钕铁硼磁铁的制造工艺及废料的产生第28-30页
    1.4 钕铁硼永磁材料中稀土元素回收研究进展第30-36页
        1.4.1 湿法工艺第30-32页
        1.4.2 火法工艺第32-34页
        1.4.3 不同工艺对比第34-36页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36-39页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6-37页
        1.5.2 研究内容第37-39页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样品表征第39-47页
    2.1 引言第39页
    2.2 实验方法简述第39-41页
        2.2.1 渣金熔分法第39页
        2.2.2 FeO-B2O3复合渣选择性氧化法第39-40页
        2.2.3 碳化-水解法第40-41页
    2.3 实验设备及原料第41-43页
        2.3.1 实验设备第41-42页
        2.3.2 实验原料第42-43页
        2.3.3 实验试剂第43页
    2.4 样品获取第43-45页
    2.5 分析方法第45-47页
第三章 渣金熔分法从钕铁硼废料中回收稀土元素第47-69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实验条件第48-49页
        3.2.1 实验材料第48页
        3.2.2 实验过程第48-49页
    3.3 选择性还原热力学可行性分析第49-52页
    3.4 钕铁硼材料的氧化焙烧第52-57页
        3.4.1 钕铁硼材料氧化过程中的物相演变第52-56页
        3.4.2 钕铁硼材料焙烧条件的确定第56-57页
    3.5 选择性还原-渣金熔分过程第57-68页
        3.5.1 稀土元素与铁的分离第57-61页
        3.5.2 渣相中的物相分布第61-63页
        3.5.3 渣相和金属相的组成第63-65页
        3.5.4 渣相平衡成分分析第65-68页
    3.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复合渣选择性氧化法回收稀土元素第69-90页
    4.1 前言第69-70页
    4.2 实验条件第70-72页
        4.2.1 实验材料第70页
        4.2.2 实验过程第70-72页
    4.3 选择性氧化法热力学可行性分析第72-73页
    4.4 稀土元素与铁元素的分离第73-81页
        4.4.1 FeO-B2O3复合渣的物相组成第73-76页
        4.4.2 选择性氧化法实验温度的确定第76-79页
        4.4.3 渣相物相分布第79-81页
    4.5 实验条件的影响第81-88页
        4.5.1 实验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第81-84页
        4.5.2 不同氧化剂对稀土元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第84-88页
    4.6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五章 碳化-水解法回收稀土氢氧化物第90-111页
    5.1 前言第90-91页
    5.2 实验方法及工艺流程第91-92页
        5.2.1 实验材料第91页
        5.2.2 VIM-HMS工艺流程第91-92页
    5.3 NdFeBCsat母合金凝固过程分析第92-94页
    5.4 碳化-水解法提取稀土元素工艺分析第94-104页
        5.4.1 NdFeBCsat合金物相分析第94-100页
        5.4.2 稀土元素与铁元素的分离第100-101页
        5.4.3 VIM-HMS工艺获得的稀土氢氧化物的表征第101-104页
    5.5 合金颗粒尺寸对稀土元素回收率的影响第104-108页
        5.5.1 不同粒径铁基合金粉末中元素含量第104-106页
        5.5.2 铁基合金粉末粒径对稀土元素回收率的影响第106-108页
    5.6 稀土氢氧化物的焙烧第108-109页
    5.7 本章结论第109-111页
第六章 不同工艺对比及碳化-水解法相关问题的探讨第111-126页
    6.1 前言第111-112页
    6.2 渣金熔分法、选择性氧化法和碳化-水解法对比分析第112-113页
    6.3 碳化-水解法对多元素组成钕铁硼材料稀土元素的提取第113-118页
        6.3.1 实验条件第113-114页
        6.3.2 母合金的物相组成第114-116页
        6.3.3 稀土氢氧化物的成分组成第116-118页
    6.4 Nd-C二元系相图的建立第118-125页
        6.4.1 Nd-C二元系文献调研第118-119页
        6.4.2 Nd-C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第119-121页
        6.4.3 Nd-C二元系热力学模型第121-125页
    6.5 本章结论第125-12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6-129页
附录第129-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6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成果第146-148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参与的项目第148-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i3N4陶瓷与镍基高温合金的部分瞬间液相扩散工艺与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温度敏感型胶原蛋白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