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6-7页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第7-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一、刘知几所求之“真” | 第9-16页 |
(一)刘知几所求事实之真 | 第10-14页 |
1.实录直书 | 第10-11页 |
2.疑古惑经 | 第11-13页 |
3.灾祥之说 | 第13-14页 |
(二)刘知几所求价值之真 | 第14-16页 |
二、刘知几史学求真的方法 | 第16-24页 |
(一)史料采集 | 第16-18页 |
1.史料来源 | 第16-17页 |
2.史料选择 | 第17页 |
3.史料考辨 | 第17-18页 |
(二)史书范围 | 第18-19页 |
(三)史书体例 | 第19-21页 |
(四)史书叙事 | 第21-23页 |
1.叙事尚简 | 第21-22页 |
2.言语因时 | 第22页 |
3.反对骈文入史 | 第22-23页 |
(五)史才三长 | 第23-24页 |
三、刘知几史学求真思想的启示与反思 | 第24-29页 |
(一)中国传统史学的求真 | 第24-25页 |
(二)西方史学的求真 | 第25-27页 |
(三)历史学的真实性、客观性与主观性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