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Heusler合金中的各类功能材料 | 第11-12页 |
·Heusler合金的晶体结构 | 第12-14页 |
·半金属材料 | 第14-17页 |
·半金属材料的基本特征 | 第14-15页 |
·半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 第15-17页 |
·具有特殊能带结构半导体和半金属材料 | 第17-23页 |
·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 | 第23-24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4-29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6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实验和理论计算方法 | 第29-35页 |
·样品的制备方法与设备 | 第29-30页 |
·块材多晶样品的制备 | 第29页 |
·甩带样品的制备 | 第29-30页 |
·测量方法与设备 | 第30-32页 |
·X射线衍射仪 | 第30页 |
·振动样品磁强计(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VSM) | 第30-31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 第31页 |
·超导量子磁强计(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SQUID) | 第31-32页 |
·物理性质测量系统(Physical Property Measurement System, PPMS) | 第32页 |
·理论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半Heusler结构CoMnGa合金中的铁磁-亚铁磁转变和半金属性质的研究 | 第35-45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和理论计算方法 | 第3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6-43页 |
·CoMnGa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磁性 | 第36-41页 |
·CoMnGa合金的制备、晶体结构和磁性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Co_2TiSb_(1-x) Sn_x (x=0, 0.25, _(0.5)) Heusler合金的合成、马氏体相变和磁性的研究 | 第45-59页 |
·引言 | 第45页 |
·实验和理论计算方法 | 第45-4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8页 |
·Co_2TiSb_(1-x) Sn_x (x=0, 0.25, _(0.5))合金的结构和几何优化 | 第46-48页 |
·L21结构的Co_2TiSb_(1-x)Sn_x (x=0, 0.25, _(0.5))合金的合成 | 第48-53页 |
·Co_2TiSb_(1-x) Sn_x(x=0, 0.25, _(0.5))合金马氏体相变的研究 | 第53-56页 |
·L21型Co_2TiSb(1-x)Sn_x(x=0, 0.25, _(0.5))合金的磁性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Co-Mn-V-Al合金中反占位诱导的半金属性和完全补偿的亚铁磁性的研究 | 第59-69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实验和理论计算方法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Co-Mn-V-Al合金的结构和几何优化 | 第60-62页 |
·Co-Mn反占位对CoVMnAl合金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62-65页 |
·Co-Mn-V-Al合金的结构、磁性和输运性质的研究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CoTiSb基体中Fe元素诱导的单自旋通道的研究 | 第69-79页 |
·引言 | 第69页 |
·实验和理论计算方法 | 第69-7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0-76页 |
·Fe掺杂CoTiSb形成的超晶格结构 | 第70-71页 |
·三种不同Fe基单原子链超晶格的电子结构和磁性 | 第71-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七章 新型自旋无带隙半导体Mn_(2.25)Co_(0.75)Ga_(0.5)Sn_(0.5) 的能带工程及其特殊输运性质的研究 | 第79-97页 |
·引言 | 第79-80页 |
·实验和理论计算方法 | 第80-81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1-94页 |
·Mn_(2+x)Co_(1-x)Ga_(1-y)Sn_y(x=0,0.25;y=0,0.25,_(0.5))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磁结构 | 第81-85页 |
·Mn_(2.25)Co_(0.75)Ga_(0.5)Sn_(0.5) 合金的结构、磁性及电阻的温度依赖特性 | 第85-88页 |
·Mn_(2.25)Co_(0.75)Ga_(0.5)Sn_(0.5) 合金的输运性质 | 第88-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7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97-101页 |
·主要结论 | 第97-98页 |
·创新之处 | 第98-99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13-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