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财务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财务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财务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课题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课题的创新点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房地产企业财务安全的相关理论 | 第18-25页 |
·财务安全、财务风险以及财务危机的辩证关系 | 第18-19页 |
·财务安全、财务风险以及财务危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18-19页 |
·当前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整体财务安全现况 | 第19页 |
·房地产业行业特征分析 | 第19-20页 |
·财务安全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第20-25页 |
·系统管理理论 | 第20页 |
·权变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资本结构理论 | 第22-23页 |
·企业财务安全管理理论基础总体模型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房地产企业财务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宏观外部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经济环境因素 | 第25-26页 |
·政策环境因素 | 第26页 |
·市场供求和土地资源因素 | 第26页 |
·微观内部因素分析 | 第26-28页 |
·资本结构 | 第26-27页 |
·现金流量 | 第27页 |
·投资决策 | 第27页 |
·财务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安全指数构建 | 第28-46页 |
·财务安全指数构建的方法依据 | 第28-33页 |
·杜邦分析体系 | 第28-29页 |
·沃尔评分法 | 第29-30页 |
·权重分配——层次分析法 | 第30-33页 |
·财务安全指标确定 | 第33-38页 |
·财务安全指标筛选 | 第33-35页 |
·指标的预处理 | 第35-36页 |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8页 |
·财务安全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 第38页 |
·财务安全指数权重分配 | 第38-44页 |
·确定准则层各指标权重 | 第38-42页 |
·确定方案层各指标权重 | 第42-43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划分 | 第43-44页 |
·财务安全指数构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房地产企业财务安全评价实证分析——以京津冀地域为例 | 第46-51页 |
·京津冀地域房地产开发企业2009-2013年财务安全数值的计算 | 第46-49页 |
·计算单个企业的财务安全分值Xa | 第46-47页 |
·计算各个公司净资产比重 | 第47-48页 |
·计算京津冀地域2009—2013年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数值 | 第48-49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出现拐点原因分析 | 第49页 |
·实证结果同其他宏观指数的对比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51-53页 |
·应对财务安全问题预防方面,加强财务管理,规避财务风险 | 第51-52页 |
·完善现金流量管理,制定合理的资本结构,规避筹资风险 | 第51页 |
·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 第51页 |
·建立预警防范系统,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 第51-52页 |
·应对财务安全问题承受方面,建立财务安全专项基金,保证持续经营 | 第52页 |
·应对财务安全问题风险转移方面,适当投入相关保险等措施 | 第52-5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安全指数的优势 | 第53-54页 |
·财务安全指数的局限性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表一:京津冀地域房地产上市公司2009-2013年财务数据 | 第61-67页 |
附表二:标准化后京津冀地域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 | 第67-73页 |
附表三:指标相关系数表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