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与数据库建设研究--以叶城县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13-16页 |
·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耕地 | 第13页 |
·基本农田 | 第13页 |
·永久性基本农田 | 第13页 |
·基本农田保护 | 第13-14页 |
·基本农田划定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区位理论 | 第14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4页 |
·粮食安全理论 | 第14-15页 |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第15-16页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6-34页 |
·地理位置 | 第16-17页 |
·自然条件 | 第17-24页 |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气候环境 | 第18-20页 |
·水文环境 | 第20-22页 |
·土壤类型 | 第22-23页 |
·农业资源 | 第23页 |
·旅游资源 | 第23-24页 |
·生物资源 | 第24页 |
·矿产能源 | 第24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4-26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6-29页 |
·农用地 | 第28页 |
·建设用地 | 第28页 |
·其他土地 | 第28-29页 |
·土地利用特点 | 第29-30页 |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 第31-34页 |
·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 | 第32-33页 |
·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 第33-34页 |
第4章 基本农田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56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34页 |
·指标体系建立 | 第34-35页 |
·评价体系权重确定 | 第35-38页 |
·特尔菲法 | 第35-36页 |
·熵权法 | 第36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6-38页 |
·指标标准化及分值计算 | 第38-53页 |
·指标标准化 | 第38-39页 |
·评价因子分值计算 | 第39-53页 |
·耕地综合排序方法 | 第53-56页 |
第5章 基本农田的划定 | 第56-65页 |
·基本农田现状分析 | 第56-57页 |
·划定原则 | 第57-58页 |
·划定任务 | 第58-59页 |
·基本农田划入划出 | 第59-61页 |
·基本农田划出 | 第59-61页 |
·基本农田划入 | 第61页 |
·基本农田划定结果 | 第61-65页 |
·基本农田划定与布局 | 第61-63页 |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 第63页 |
·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 | 第63-65页 |
第6章 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 | 第65-76页 |
·数据库建设方案 | 第65-66页 |
·数据库建设流程 | 第66-74页 |
·建立基期库 | 第66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66-68页 |
·基本农田基期数据处理 | 第68-69页 |
·基期数据管理 | 第69-70页 |
·基本农田调整 | 第70-73页 |
·责任信息管理 | 第73-74页 |
·划定成果管理 | 第74页 |
·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 第74-76页 |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 第76-78页 |
·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