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导论 | 第9-21页 |
(一)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 选题的来源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不足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16-17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基本思路 | 第17页 |
(四) 研究创新 | 第17-19页 |
1. 内容总结 | 第17-18页 |
2. 研究资料 | 第18页 |
3. 研究观点 | 第18-19页 |
(五)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1. 历史终结 | 第19页 |
2. 获得认可 | 第19-20页 |
3. 政治秩序 | 第20页 |
4. 国家构建 | 第20-21页 |
二、弗朗西斯·福山个人简介及其学术成就概述 | 第21-23页 |
(一) 弗朗西斯·福山个人简介 | 第21页 |
(二) 福山学术成就概述 | 第21-23页 |
三、弗朗西斯·福山政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 第23-28页 |
(一) 福山政治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第23-25页 |
1. 世界普遍史观念的影响 | 第23-24页 |
2. 科耶大历史终结思想的影响 | 第24页 |
3. 欧美部分人士的“悲观主义”思潮 | 第24-25页 |
(二) 福山政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25-27页 |
1.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高潮的到来 | 第25-26页 |
2. 主要欧美国家的经济复苏 | 第26页 |
3. 苏东剧变 | 第26-27页 |
(三) 福山政治思想的发展 | 第27-28页 |
1. 福山政治思想发展的表现 | 第27页 |
2. 福山政治思想发展的时代背景 | 第27-28页 |
四、福山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8-49页 |
(一) 历史终结论 | 第28-37页 |
1. 历史终结于自由民主制的政治契机 | 第28-31页 |
2. 历史终结于自由民主制的经济动力 | 第31-34页 |
3. 历史终结于自由民主制的心理原因 | 第34-35页 |
4. 历史终结于自由民主制后的两个担忧 | 第35-37页 |
(二) 政治秩序理论 | 第37-49页 |
1. 政治秩序三要素的内涵 | 第37-39页 |
2. 政治秩序三要素的起源 | 第39-42页 |
3. 政治秩序三要素的平衡 | 第42-49页 |
五、对福山政治思想的评价 | 第49-55页 |
(一) 福山政治思想的贡献 | 第49-51页 |
1. 历史终结论的贡献 | 第49-50页 |
2. 政治秩序理论的贡献 | 第50-51页 |
(二) 福山政治思想的局限 | 第51-55页 |
1. 历史终结论的局限 | 第51-52页 |
2. 政治秩序理论的局限 | 第52-55页 |
六、福山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55-58页 |
(一) 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价值 | 第55-57页 |
1. 加强政权合法性建设 | 第55-56页 |
2. 加强依法治国建设 | 第56页 |
3. 构建完善民主负责制度 | 第56-57页 |
(二) 对后发民主转型国家的价值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注释 | 第59-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