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科鸟类抗病毒基因BF和Mx分子进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雉科鸟类简介 | 第9-10页 |
·MHC-BF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MHC基因结构与功能 | 第10-11页 |
·MHC的遗传特性 | 第11页 |
·鸟类MHC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 | 第11-12页 |
·鸟类MHC-BF基因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Mx基因和其编码的Mx蛋白 | 第13-15页 |
·Mx的结构 | 第14页 |
·禽类Mx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2 雉科鸟类BF基因分子进化研究 | 第16-48页 |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实验中主要试剂 | 第16-17页 |
·实验中主要实验设备 | 第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23页 |
·D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17-18页 |
·PCR的扩增以及产物的检测和回收 | 第18-20页 |
·平端克隆 | 第20-22页 |
·菌液样品序列的测定 | 第22页 |
·数据分析处理 | 第22-2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DNA提取检测结果 | 第23页 |
·BF基因的扩增结果 | 第23-24页 |
·平端克隆结果 | 第24-25页 |
·测序结果 | 第25页 |
·黄腹角雉BF基因组成特征 | 第25-28页 |
·黄腹角雉BFexon2-exon8基本组成 | 第25-27页 |
·黄腹角雉BF序列的碱基组成和变异分析 | 第27-28页 |
·黄腹角雉BF编码氨基酸的序列特征 | 第28页 |
·雉科BF exon2、3序列的基因结构 | 第28-40页 |
·碱基组成和变异位点分析 | 第28-31页 |
·雉科鸟类25个个体等位基因分型 | 第31-33页 |
·变异位点类型分析 | 第33-34页 |
·雉科5种鸟类BF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34-35页 |
·选择压力检测 | 第35-37页 |
·雉科鸟类BF基因的氨基酸分析 | 第37-39页 |
·物理性质和空间结构预测 | 第39-40页 |
·雉科5种鸟类BF基因的进化 | 第40-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雉科鸟类MHC-BF基因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 第45页 |
·雉科鸟类BF等位基因座位讨论 | 第45页 |
·雉科鸟类BF基因的平衡选择 | 第45-46页 |
·雉科鸟类BF基因的进化关系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3 雉科鸟类Mx基因分子进化研究 | 第48-5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实验样品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数据处理 | 第49页 |
·实验结果 | 第49-55页 |
·Mx外显子13、14扩增 | 第49-50页 |
·序列变异分析 | 第50-53页 |
·GED区选择压力检验 | 第53-54页 |
·Mx基因进化树的构建与分析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Mx基因单倍型变异 | 第55-56页 |
·Mx基因抗病毒位点 | 第56页 |
·Mx基因共享单倍型 | 第56页 |
·Mx基因GED区选择压力检验 | 第56页 |
·Mx基因进化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讨论 | 第58-59页 |
·BF和Mx基因抗病毒的适应性进化 | 第58页 |
·BF和Mx基因跨物种进化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