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石笋氧同位素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全新世气候分期 | 第12页 |
·全新世早期气候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全新世早期气候湿润期 | 第12-15页 |
·全新世早期冷干事件 | 第15-18页 |
·全新世早期气候演变机制 | 第18-21页 |
·莲花洞前人研究成果 | 第21-22页 |
·科学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4-27页 |
·气候特征 | 第24页 |
·地质构造 | 第24-25页 |
·水文地质 | 第25页 |
·洞穴概况 | 第25-27页 |
·石笋材料 | 第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石笋的定年方法 | 第27页 |
·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 第27-28页 |
·XRD物相分析 | 第28-30页 |
第3章 石笋高精度时标的建立 | 第30-32页 |
·石笋的U/Th年龄 | 第30-31页 |
·石笋时标的建立 | 第31-32页 |
第4章 莲花洞石笋氧同位素研究 | 第32-38页 |
·XRD物相分析 | 第32-33页 |
·氧同位素平衡分馏检验 | 第33-34页 |
·氧同位素重现性检验 | 第34-35页 |
·LHD5石笋氧同位素的气候指示意义 | 第35-38页 |
第5章 全新世早期气候变化 | 第38-50页 |
·LHD5石笋氧同位素记录 | 第38-39页 |
·全新世早期季风演化特征 | 第39-45页 |
·新仙女木—全新世转期(11.75-11.68 ka BP) | 第39-40页 |
·季风波动增强期(11.68-8.0 ka BP) | 第40-41页 |
·全新世早期弱季风事件 | 第41-45页 |
·全新世早期亚洲季风机制讨论 | 第45-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51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