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1. 祖国医学对中风失语的认识 | 第11-21页 |
·古代文献的记载 | 第11-14页 |
·现代中医学对中风失语症的认识 | 第14-21页 |
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认识 | 第21-28页 |
·失语症的分类 | 第21-23页 |
·运动性失语的临床上表现及发病机制 | 第23-24页 |
·失语症的恢复机制 | 第24-25页 |
·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 第25页 |
·运动性失语的治疗现状 | 第25-28页 |
3. 临床失语症检查法 | 第28-29页 |
4. 不足与展望 | 第29-31页 |
临床观察 | 第31-39页 |
1. 临床资料 | 第31-34页 |
·病例来源 | 第31页 |
·诊断标准 | 第31-33页 |
·纳入标准 | 第33页 |
·排除标准 | 第33-34页 |
·剔除与脱落标准 | 第3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分组方法 | 第34页 |
·治疗方法 | 第34-35页 |
3. 观察指标 | 第35页 |
4 疗效判定标准 | 第35-36页 |
·失语症严重程度评定 | 第35页 |
·失语症好转程度评定 | 第35-36页 |
5. 统计工具和资料处理 | 第36页 |
6 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自发谈话ABC评分比较 | 第36页 |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复述功能评分比较 | 第36-37页 |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CFCP评分比较 | 第37页 |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对失语症严重程度评定 | 第37页 |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总疗效比较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3页 |
1 选题依据 | 第39页 |
2 针刺选穴依据 | 第39-41页 |
·颞前线选穴依据 | 第40页 |
·丛刺依据 | 第40-41页 |
·舌咽针刺依据 | 第41页 |
3 颞前线丛刺配合舌咽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机理探讨 | 第41-42页 |
4 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